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不具名的助學金

分享到:
分享到:

不具名的助學金

2025年08月10日 20: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8月10日電 題:不具名的助學金

  作者  曾玥 葉子

  不公開獲獎名單、不出具獲獎證書、不對受助者進行個人宣傳,一項擁有“三不”原則的“陳傳才助學金”,始于中國人民大學一對已故伉儷的遺愿。

  中國人民大學原中文系主任陳傳才與新聞學院副教授岳同于1957年在人大相遇相識,后結為連理,自1978年起在校任教。二人一生無兒無女,晚年決定變賣房產,將賣房所得和畢生積蓄共360萬元悉數捐贈給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用以資助貧困學生。

1999年陳傳才(右)、岳同合照,攝于中國人民大學校園一角。(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陳傳才曾與癌癥斗爭十年。其好友、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勇在紀念文章中回憶,患病后的陳老,處之泰然,淡定如常。2018年,陳傳才逝世。岳同說:“在醫院時我與陳老師就商量好了,等我走了,就把房子賣出的錢作為助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

  后來在病榻上,岳同仍反復叮囑“要把錢用好,用到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2024年,岳同離世,留下遺愿,喪事從簡。

  為實現陳傳才、岳同二人生前心愿,陳傳才的學生們自發組織落實捐贈事宜,成立“陳傳才學生扶貧基金”,并特別設立“陳傳才助學金”,每年資助2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開展學術交流、社會實踐等。據計算,這筆捐贈能持續發放48年,惠及近千名學子。

  陳傳才的學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陳陽是參與落實捐贈事宜的一員。他向記者回憶,當得知陳傳才和岳同的心愿時,學生們都深受感動。盡管推進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但大家合力克服,最終不負恩師囑托。

2019年,岳同(右一)向來家看望的志愿者展示收藏的剪紙、中國畫作品。(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時至今日,陳陽仍對陳傳才、岳同為人和治學的細節歷歷在目。

  陳傳才在主管全系研究生教學培養工作時,開列了120部書目,要求學生三年內必須精讀40本學術專著。他堅持“嚴進嚴出”,要求文藝學學生必須要有“藝術感受力”“理論分析力”和“寫作基本功”。

  1993年以后,陳傳才辭去中文系系主任的職務,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和培養碩、博研究生的工作。他曾先后出版學術專著(教材)12部,主編大型類書和叢書兩套12本,并在重要報刊雜志發表論文96篇。

  “陳傳才先生對傳統理論有深厚的學養,但他從不固守成見,畫地為牢。”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金元浦如此評價。

  中西文化之辨、中西文論傳統的繼承與創新問題曾一度困擾中文系學科建設和發展。陳傳才一直密切關注國內外理論發展的新動向,批判看待、合理吸收新觀念,并與自身體系融會貫通。他主張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指導下,“不斷地從人類文明的新創造(包括各種不同的理論、思路、方法)中獲得豐富和發展自身的思想資源和實踐經驗”。

  陳老將其一生奉獻給了文藝理論教學和研究事業,岳同則在新聞學領域深耕不輟,傳道授業解惑。

  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任教期間,岳同主要講授新聞采訪、新聞寫作等專業課程。課堂上,她時常結合自身從事新聞寫作的實踐經驗剖析采寫方法,切中肯綮。

  “只要新聞的政治意識、經濟意識和文化意識是來自廣闊、復雜、多變的時代變革的實踐,那就不管是從正面報道入手還是從批評反面和消極現象出發,抑或是進行歷史深度的開掘還是加以橫向的比較剖析,都必定能從不同角度和層次上觸動社會的神經,產生‘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感效應。”岳同在其編撰的教材《新聞寫作論》中寫道。

陳傳才(右)、岳同夫婦合照。(中國人民大學供圖)

  在學術上潛心問道,在生活中抱樸守真,是許多學生對陳傳才、岳同夫婦的共同印象。如果說杏壇耕耘數十載有如春風化雨,那么以二人遺愿設立的“不具名的助學金”,則延續著這份潤物無聲的關懷。

  今年6月,“陳傳才助學金”完成首次評審與發放。一位受助學生匿名寫下感言:“這份低調而深沉的大愛,激勵著我在困境中堅守,在平凡中進步。往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延續您所傳承的意志,以謙遜與執著,守護文學的信念,用日益豐盈的所學,回報這份跨越時空的托付。”(完)

【編輯:劉陽禾】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