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貝爾托齊在滬與高校師生暢談:望與復旦大學教師開展更多合作
中新網上海8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第一次來到上海,來到復旦大學的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卡羅琳·露絲·貝爾托齊(Carolyn Ruth Bertozzi)說:“科學是全球性的,而中國在科學和科技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如果能與復旦大學的教師展開更多合作,我會感到非常榮幸,也希望此次訪問能讓我建立這樣的聯系?!?/p>
當日,第十二期“浦江科學大師講壇”在復旦大學相輝堂舉行。貝爾托齊以《甜蜜的復仇:癌癥免疫治療中的“去糖”行動》為題,與上海市高校及中學師生代表面對面暢談。

“沒有化學,我們將無法研究生物,無法研究材料;沒有治療環節,也沒有合成藥物?!痹谪悹柾旋R看來,化學是人類發展中中流砥柱的學科之一。關于化學學習,貝爾托齊打了個比方,化學前期“無趣”的學習,恰似運動員的基礎體能訓練。對于大多數人關心的AI對化學科學的影響,貝爾托齊認為,若研究者僅依賴高性能計算機預測蛋白質結構,卻不愿走進實驗室用顯微鏡親自觀察,便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
1986年,當貝爾托齊還在哈佛大學化學系讀本科時了解到“細胞上都覆蓋有糖衣”這一知識。課后,她追問教授為什么人類細胞需要這樣一層糖衣,教授只是解釋糖衣能起到“保護”作用,就像巧克力糖豆一樣。而貝爾托齊沒有止步于此,后來的研究讓她發現情況遠要復雜得多,復雜的糖鏈其實包含了很多生物信息?!凹毎砻娴膹碗s糖鏈像地球表面的植被一樣,有的像森林,有的像草原,且一直處在運動狀態?!彼@嘆于糖分子的結構。
在2000年前后,貝爾托齊所帶領的實驗室團隊發現細胞表面的糖分子和疾病有關聯。癌癥患者細胞表面的糖是會變化的,這種改變取決于病人情況、癌細胞種類。免疫系統在“糖衣”的迷惑下,誤認癌細胞是“正常細胞”,從而將其“放過”。貝爾托齊團隊研發出一種專門針對癌癥的抗體藥物,讓癌細胞失去“偽裝”,更容易被免疫細胞識別和殺死。
在貝爾托齊看來,過去約50年,癌癥領域的重大突破都來自于“我們終于明白癌癥是如何發生的”。“盡管如此,癌癥患者仍然面臨艱難的抗病之路?,F有治療方式可以延長壽命,但科學家的終極目標是治愈。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前進?!彼f。
貝爾托齊直言,自己很多知名的科研成果都來自于學生的靈感。“我們實驗室許多課題都是博士后甚至本科生最先提出的。如果說我有什么貢獻,那就是善于發現某個想法很棒,并且愿意去支持和鼓勵大家嘗試?!?/p>
據悉,生活中的貝爾托齊是個十足的音樂愛好者。她從小學彈鋼琴,兩年前開始學彈貝斯?,F在的貝爾托齊又組了自己的搖滾樂隊,自己任貝斯手,樂隊成員多是她的科學家朋友:一位生物物理學家負責鍵盤;一位材料科學家負責彈吉他。她給樂隊起了個幽默的名字,叫“Almost Pretty(差點好看)”,“因為成員們的年紀都偏大?!彼f。
在這位科學家看來,玩樂隊是一種創造性的釋放,和科學有諸多相似之處。她說,“在團隊演奏時,你必須學會傾聽而不是單純自我表現,要學會和其他人協作,創造整體大于部分的結果?!?完)

教育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6日 05:59:49
- 2025年08月25日 06:12:19
- 2025年08月20日 13:45:54
- 2025年08月13日 14:14:27
- 2025年08月10日 08:53:09
- 2025年08月04日 10:04:58
- 2025年08月02日 15:18:32
- 2025年08月01日 13: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