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北京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將正式實施。鏈家地產副總林倩在16日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辦法》的實施對于開發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旦商品房預售資金全部存入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專用賬戶,必然會降低開發商資金周轉率,迫使開發商加快推盤以回籠資金。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15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預售資金監管嚴格執行,開發商的這部分錢就由活錢變成了死錢,由此導致資金周轉率降低那些資金特別緊張的企業會加大促銷力度通過回籠資金來緩解經營壓力。
相關數據顯示,開發商的資金鏈已經面臨很大的挑戰,比如其自籌資金的數額在提高。15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1—10月北京市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中提及,1至10月,房地產開發項目自籌資金為1416.8億元,增長1.1倍;定金及預收款為1167.1億元,下降4%。
林倩認為,在此大限前,開發商最近急于開盤以避開預售資金監管,從而加速自有資金的周轉率,11月下旬開發商的推盤速度不會減慢,開發商會采取更為積極促銷手段來加快推盤速度,但是這些促銷手段都是降價以外的措施。
據亞豪機構數據顯示,11月1日—15日,北京市共有15個項目開盤,僅上周就有8個項目開盤,開盤數量超過傳統旺季“金九銀十”同期開盤數量的總和,開發商推盤意愿明顯增強。
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的數據也顯示, 11月前半月的開盤數量,已超過8—10月三個月前半月開盤量的總和。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截至14日,共有14個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
楊紅旭認為在限貸、限購、加息等多重政策影響下,10月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已經有所下滑,房價也隨之出現調整,而市場供應量卻有望持續增加。
15日,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為9185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2.7%。其中,住宅施工面積為5449.6萬平方米,增長7.4%。
分析人士指出,新開工面積的增加意味著四季度可供預售的商品房規模相應增加。
楊紅旭表示,近期樓市供大于求的格局在大城市多已出現,預計在強大的調控壓力、市場供大于求、企業漸趨差錢等三大因素影響下,未來半年左右的時間段內,70個大中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房價,將總體呈現下跌格局。記者 張焱
![]()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