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隨著農產品漲價的“多米諾效應”向縱深發展,期貨市場投資風起云涌。自7月初以來,小麥、糖、大豆、棉花等主要農產品期貨就一路走牛,讓做多的期貨投資者賺了個盆滿缽滿,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金進入農產品期貨市場。不過,需要警惕的是,隨著美元的初步企穩,從上周開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經出現掉頭跡象,原油、銅、鋅等期貨品種連續走低,盡管玉米、大豆期貨價格依然堅挺,但也失去了繼續向上的動力。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上周同樣集體“變臉”(棉花期貨除外),滿盤皆綠。國際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都有階段性見頂的跡象,繼續做多農產品期貨將面臨較大的風險。
【現象】
蘋果棉花成漲價“領頭羊”
“蘋果的價格漲瘋了!”記者從廣州多個水果零售店處了解到,往年的紅富士蘋果零售價格只有3元多一斤,現在都在6元甚至更高!疤O果價格太高了,銷量上不去。沒辦法,批發價格漲得太快。很多人都選擇購買橘子、梨、香蕉等替代水果!睆V州五羊新城一水果店老板告訴記者。
從我國蘋果主產區山東傳來的消息顯示,由于陜西、遼寧等蘋果減產,大量經銷商都涌向山東,推動山東蘋果價格一路飆升。這番情景與去年同期經銷商炒大蒜如出一轍。據山東煙臺牟平觀水果蔬批發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徐虎透露,今年每個品級的蘋果每公斤都比去年同期貴了2元左右。業內人士預計,今年蘋果收購價格原本就高,再加上冷藏、運輸等成本增加,明年蘋果價格創新高幾乎沒有懸念。
棉花價格的大幅上漲,牽動了更多人的心。記者從廣州白馬服裝批發市場了解到,國慶過后,純棉的衣服價格近期漲得很快,一件低檔的夾克衫,去年這時候批發價不到100元,現在都超過150元。服裝價格的上漲,背后是棉花價格的飆升。中國棉花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攀升至26205元/噸,與8月初1.78萬/噸相比,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上漲幅度高達47%左右。據媒體報道稱,現在正是新疆棉花收獲期,大批資金搶棉大戰激戰正酣。棉花漲了,化纖跟著漲,接著是棉紗、面料等等,最后到服裝終端,諸如特步、李寧、雅戈爾等幾乎所有國內一線服裝品牌已經或正在醞釀提價。
除了蘋果、棉花,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白糖、豬肉、蔬菜、玉米、豆油等主要農副產品的價格也一路上揚。7月以來,豆油價格上漲了30%左右;白糖的價格到10月中旬與6月份相比漲幅25%左右。
![]() |
【編輯: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