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需求缺口較大,多頭行情仍未結束
8月上旬開始,棉花期貨行情進入主升浪,鄭商所主力合約棉花1011價格從17650元/噸開始起步,一路上漲到10月29日的最高價31500元/噸,兩個多月漲幅近80%,成為近期漲幅最大的農產品期貨。相對于其他農產品期貨上周來的大調整,棉花的表現卻分外搶眼。
棉花之所以在上周走出獨立行情,關鍵因素是我國的棉花需求缺口較大,基本面支撐力度強。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2009年度,國內棉花消費量為1041萬噸,同比增長5.2%,但2009年我國植棉面積卻下降至7769萬畝,同比降幅12.5%,為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中國棉花協會(CCA)日前將中國2010年棉花產量預估減少至664萬噸,為近兩周時間內第二次下調。
市場普遍預期,此輪棉價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全球棉花庫存水平低,國內新棉產量下降且上市時間推遲,加上資金炒作所致。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棉花市場上演的瘋狂行情還將延續一段時間。國家棉花市場監測顯示,10月初,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環比下降近9%,準備采購原料的紡織企業占調查總數的77%,比9月初增加了7個百分點,棉花需求十分旺盛。
東證期貨分析師鮑紅波認為,國家調控能力強弱也是資金選擇炒作品種的重要標準。調控能力較弱的品種價格容易大幅上漲。以棉花為例,目前國家很難通過釋放庫存再平抑棉花價格。實際上,10月份新棉上市,各地資金進場收購,搶購現象嚴重,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收不到棉花的現象。南方日報記者田志明
![]() |
【編輯: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