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9日電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日前出臺了加快推廣檢驗檢疫電子監管模式等措施,計劃在供港的生豬、凍肉和出口鰻魚等監督實行電子卷標。廣東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表示,供港活豬“電子耳標”已進行試點工作。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電子耳標”取代出口針印,只要供港的豬通過港方的檢疫道,閱讀器上就能全方位顯示該豬從豬苗、免疫、飼料、臨床檢驗等到出證及注冊場號等的全部信息,藉此嚴格把關,令港人食得放心。
廣東采取措施加快推廣檢驗檢疫電子監管模式,包括對出口動植物、動植物產品、食品以及敏感的工業品生產企業盡快全面實施電子化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制定符合電子化模式的檢驗檢疫業務標準和管理規范,將電子監管與現有的各種業務模式相融合,對符合準入條件的電子監管企業,制定相關優惠配套措施。
推進電子卷標在電子監管中的應用,加強粵港合作,加快電子卷標在進口廢物原料集裝箱、出口鰻魚、生豬、凍肉監管中的研究應用。
據悉,廣東局轄區出口衛生注冊、衛生登記食品企業近1400家,出口食品原料備案基地1000多家,供港澳活動物注冊飼養場230家。目前,廣東局承擔著內地供港澳食品、農產品近八成的檢驗檢疫業務,每日供港澳活禽約2萬只,雞苗2萬只,活豬2000多頭,鮮活水產品150噸,冰鮮冷凍家禽10萬只,冰鮮水、海產品近100噸,冰鮮肉20多噸,蔬菜1000噸,以及600噸幾十個品種的加工食品。(袁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