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加拿大知名學者:到2025年,美國的民主可能會崩潰

分享到:
分享到:

加拿大知名學者:到2025年,美國的民主可能會崩潰

2022年01月04日 15: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1月4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國會大廈騷亂將滿一周年之際,該國民主現狀再度引發關注。多家美媒的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本國民主狀況憂心忡忡。有加拿大知名學者發文稱,預計到2025年,美國的民主可能會崩潰。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參眾兩院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的聯席會議,因現任總統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引發大規模騷亂而被迫中斷,現場極度混亂。圖為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前火光四起。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1年1月6日,美國參眾兩院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的聯席會議,因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引發大規模騷亂而被迫中斷,現場極度混亂。圖為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前火光四起。

  2021年1月6日,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沖擊國會大廈,導致認證拜登當選總統的會議程序中斷數小時,這一亂象震驚國際社會。在這一事件即將滿一年之際,多家美媒公布的民調都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本國民主現況憂心忡忡。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公布的調查顯示,68%的美國民眾認為,國會暴亂是“政治暴力加劇的先兆”,并非“孤立事件”;66%的受訪者還表示,當前的美國民主深受威脅?!度A盛頓郵報》和馬里蘭大學的聯合調查也發現,美國人對美國民主的自豪感急劇下降,從2002年的90%降至現在的54%。另外,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和益普索調查發表的最新調查也顯示,64%美國人認為美國民主“處于危機之中,有失敗風險”。

  日前,加拿大皇家大學學者托馬斯·霍默-迪克森也在《環球郵報》發文評論美國民主的未來。他認為,美國正變得越來越難以管理,一些專家認為,它可能會陷入內戰。

  他預測稱,到2025年,美國的民主可能會崩潰,導致國內政治極度不穩定。到2030年,美國可能會由“右翼獨裁者”統治。他特別指出,不要忽視這些可能性,雖然這些預測現在看起來令人難以想象,但是,2014年當有人預測特朗普將成為美國總統時,幾乎所有人都感到荒謬,但結果特朗普成為了美國總統。

  迪克森認為,如今,將美國推到失去民主的邊緣的,似乎是其潛在缺陷和社會特征轉變一起帶來的倍增效應。這些轉變包括中產階級收入停滯不前,長期的經濟不安全,以及社會不平等加劇。他表示,一個資源不足的政府,越是不能解決日常問題,人們就越會放棄它,他們就越會求助于自己的資源和狹隘的身份群體以尋求安全。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參眾兩院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的聯席會議,因現任總統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引發大規模騷亂而被迫中斷,現場極度混亂。圖為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外聚集的特朗普支持者。
圖為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外聚集的特朗普支持者。

  迪克森還指出,美國的經濟差距、種族差距、社會差距導致了政治上的左右兩派意識形態的分化,兩極分化的加劇也導致了政府的癱瘓。溫和的政治中心正在迅速消失。雖然美國左右兩翼黨派都在煽動兩極化的火焰,但責任可能更多落在右翼共和黨身上。

  實際上,那些參與1月6日國會大廈襲擊的特朗普支持者,并不認為他們在攻擊美國的民主。相反,他們認為需要他們的“愛國”行動來拯救它。

  民調還顯示,有2000萬至3000萬美國成年人認為,特朗普在2020年的選舉結果被“竊取”了,而且暴力是讓特朗普“重返總統寶座”的正當理由。

  迪克森援引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政治社會學家杰克·戈德斯通的話稱,特朗普2020年的選舉失敗,激發了共和黨的基礎面,并進一步激化了年輕的黨內成員。

當地時間10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離開位于馬里蘭州的國家軍事醫療中心返回華盛頓,在華盛頓沃爾特里德醫療中心接受新冠肺炎治療后,抵達白宮時摘下口罩。
資料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文章還稱,共和黨很可能會在今年11月中期選舉中,同時控制眾議院和參議院,因為在任的政黨通常在中期選舉中表現不佳。共和黨人很容易取得巨大勝利,因為選民們被疫情壓得喘不過氣來,對通脹感到憤怒。一旦共和黨人控制了國會,民主黨人將失去對全國政治議程的控制。

  文章稱,在經歷了特朗普四年的混亂管理之后,拜登領導下的美國相對平靜。美國的政治似乎已經穩定下來。但實際上,一切還沒穩定下來。這個國家的問題是系統性的,而且根深蒂固——事態可能很快就會失控。

  文章最后指出,今天的美國正處于由新冠大流行引起的危機之中,但不久之后,它可能會經歷更糟糕的情況:也許會與他國發生戰爭,或者當經濟泡沫破裂時會發生金融危機。新的研究表明,一旦超過某個閾值,政治極端主義就會自生自滅,把兩極分化推向一個不可逆轉的臨界點。

【編輯:】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