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劲爆∧V内射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中國的人才資源狀況》白皮書(全文)(6)

2010年09月10日 15: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五、加強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

  尊重人的勞動權利,注重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實現人的體面勞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中國政府一貫堅持的發展理念。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有效促進人力資源的良性發展。

  保障平等就業

  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強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的建設與管理,努力打破歷史原因造成的城鄉分割、身份分割和地區分割等問題,消除人力資源市場的體制性障礙,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國家有關部門通過完善市場監管體系,開展人力資源市場執法檢查活動,清理整頓市場不法行為,有力維護了求職者等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國家高度重視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努力消除阻礙婦女平等就業的壁壘。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拓寬吸納女性勞動力就業的渠道,制定和執行扶持婦女自主創業的政策。充分發揮各級婦聯組織在反映婦女訴求、促進平等就業和同工同酬、提供維權服務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到2008年,全國就業人口中女性超過45.4% 。

  中國政府加強對殘疾人就業的統籌規劃,實行集中就業與分散就業相結合的方針,保障殘疾人的勞動權利。制定和實施促進殘疾人就業政策,規定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不得低于1.5% ,對安置殘疾人員達到職工總數25% 比例的集中使用殘疾人的用人單位給予稅收優惠,指導和幫助殘疾人組織興辦殘疾人福利企業,鼓勵和支持殘疾人通過多種形式靈活就業。中國各級殘疾人聯合會努力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幫助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建立省、市、縣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3043個,專門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援助服務。截至2009 年底,全國城鎮實際在業殘疾人數443.4 萬,農村殘疾人有1757萬實現了穩定就業。國家高度重視保障農民工權益。農民工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特殊勞動群體,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6年,國務院建立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國農民工工作。

  取消各種針對農民進城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加強勞動安全衛生培訓,擴大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覆蓋面,建立養老保險接續轉移制度,實施“春暖行動”、“春風行動”等專項扶持計劃。截至2009 年底,有8014.82 萬農民工成為工會會員,近80% 的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鎮公辦中小學免費接受義務教育,全國參加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農民工分別達到5587萬人、4335萬人、2647 萬人和1643 萬人。

  建立勞動關系協調機制

  全面推進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截至2009 年底,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6 5% ;勞動合同內容趨于規范,勞動合同履行情況良好。積極推進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增進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勞動關系雙方互利共贏。截至2009年底,全國當期有效集體合同達到70.3萬份,覆蓋職工9400多萬人。充分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的作用。2009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和26個省份的縣(市)區建立了由政府、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組織共計1.4 萬多家。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圍繞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積極溝通,加強合作,消除分歧,在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力推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2006年,中國開始開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活動,通過制定、實施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標準、推動建立勞動關系協調機制、表彰先進典型等措施,促進企業和工業園區內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截至2009年底,全國31個省(區、市)開展了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

  積極發揮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中國工會組織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在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全國基層工會組織有184.5 萬個,覆蓋企事業機關單位395.9 萬家,全國工會會員總數達2.263 億人。各級工會組織積極履行維權職責,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勞動合同,代表職工與企業開展集體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參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為職工提供法律服務,督促用人單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加強對企業職工的人文關懷。近年來,針對個別企業用工方面存在的問題,中國各級政府采取積極措施,督促、倡導企業切實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完善職工訴求表達機制,建立職工交流互助平臺,開展職工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努力形成共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社會氛圍。

  公正及時解決勞動人事爭議

  通過調解仲裁解決勞動人事爭議,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權益救濟和保障制度。仲裁委員會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代表三個方面組成,以保證爭議案件審理過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有仲裁辦案機構4800多個、仲裁員3.3 萬人。

  勞動人事調解仲裁工作遵循公正原則,鼓勵協商,先行調解,及時妥善處理勞動人事爭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2009年,全國各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共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87.5 萬件;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68.4 萬件,比上年下降1.3% ;涉及勞動者101.7 萬人,比上年下降16.3% 。依據中國法律,當事人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09 年,中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結勞動爭議案件31.7 萬件,有效維護了當事人雙方合法權益。

  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

  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的主要職責是,積極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接受并依法查處勞動者投訴舉報案件,并主動對用人單位守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建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3291個,配備專職監察員2.3萬名。

  近年來,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開展專項檢查,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加強對社會反映強烈的重大違法案件的專項督辦工作,及時組織查處。通過監察執法,保障了勞動者在職業介紹、勞動合同簽訂、工作時間、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特殊勞動保護等方面權益的落實。2009年,全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主動檢查用人單位175.1 萬戶,涉及勞動者9029.8 萬人,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43.9 萬件,督促用人單位為1073.7 萬名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

  從2009年起,中國政府在全國60個城市開展了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工作試點,對用人單位進行全面動態監管,實現對勞動糾紛的早期預防和及時介入。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即將在全國范圍逐步推行。

參與互動(0)
【編輯:吳歆】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