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5周年:青春之城 逐夢之城
中新網深圳8月26日電 題: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5周年:青春之城逐夢之城
中新網記者 索有為
2025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45周歲的生日。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居民平均年齡僅32.5歲。走在深圳的街頭,隨處可見青春洋溢的面孔,他們懷揣夢想,步履匆匆。
在位于深圳大鏟灣碼頭東側,占地面積80.9萬平方米的騰訊總部園區,11棟企鵝公寓拔地而起,即將在10月向年輕人開放,公寓內家電齊全,可拎包入住。
深圳“安居樂寓”小程序上的人才驛站,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最長可達15天。初出校園的大學生們,憑借身份證、學生證等材料,就能申請入住,緩解求職初期的經濟壓力。

早在2013年,深圳在全國首創的青年公益項目青年驛站,為應屆畢業生提供7天免費住宿、就業指導、城市融入三大服務。深圳還相繼推出“深夢啟航”“深夢揚帆”等系列公益活動,讓有志在深圳發展的各類人才進得來、住得安、留得下、能成業。
良好的營商環境,更是深圳吸引年輕人的“強磁場”。民營經濟在這片土地上蓬勃發展,民營企業家堪稱深圳的“土特產”。從早期的電子信息產業,到如今的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無數創業者在深圳白手起家,創造出一個個商業神話。
深圳于2019年在全國率先通過人大立法的形式將每年11月1日設立為“深圳企業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義向企業家致敬。
“沒有民營企業,就沒有今天的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此前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說:“但沒有國資國企,同樣不會有今天的深圳。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覺得深圳是一個最好的典型。”
根植深圳粵海街道40年的中興通訊,把握政策紅利并發揮自身優勢,在與產業伙伴攜手探索更多新技術、新應用和新場景的同時,見證荒地之上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樓,目睹無數企業從粵海的科技園起步,走向世界。
截至2025年6月,深圳共有商事主體450.8萬戶,同比增長5.1%,其中企業281萬戶,總量和創業密度繼續穩居全國第一。
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城市之一、全球科技創新前沿之一,深圳一直是港澳人才“北上”創業、就業的首選之地。

自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深圳堅持開放創新,持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3年,深圳四部門聯合發布《深圳市進一步支持港澳青年就業創業實施細則》,把覆蓋到港澳青年的就業和創業政策進行了全面更新梳理,涵蓋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的補貼政策多達15項。
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目前已實現香港注冊建筑師、港澳稅務師、港澳導游等25類專業人士無需參加內地職業資格考試,可直接或經備案(登記)后在前海執業……
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目前匯聚200余個高端科研項目、447家科技企業、1.5萬余名科研人才……
45年的時光,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蝶變為國際化大都市,這座城市的年輕心跳一直與無數個體的奮斗節拍同頻共振。
“來了就是深圳人”。8月8日,深圳地鐵以1120.92萬人次的客流量創下年內新高。前7個月,深圳地鐵全網日均客運量達880.92萬人次,日均客流同比增量及客運強度均位列全國第一。(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0:28:34
- 2025年08月26日 17:19:32
- 2025年08月26日 11:38:49
- 2025年08月26日 11:17:41
- 2025年08月26日 11:00:53
- 2025年08月26日 07:31:55
- 2025年08月26日 05:22:43
- 2025年08月25日 20:00:28
- 2025年08月25日 18:21:41
- 2025年08月25日 14: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