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節:全社會應共同關注口腔醫生身心健康
中新網北京8月19日電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個中國醫師節,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發起“口腔醫生關愛公益項目”,并得到了速邁的公益支持。
數據顯示,我國醫生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半數以上醫生已經進入超重肥胖的行列,88%的醫生患有職業相關疾病,口腔醫生健康狀況尤其嚴重。為此,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和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口腔醫生職業壓力,呼吁口腔醫生關愛自己的身心健康。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李鐵軍表示,健康是生命的基石,而守護健康的醫生,同樣需要被守護。當人們聚焦口腔診室中那些精益求精的“微笑工匠”,會發現他們也面臨職業健康危機。
《口腔醫生職業性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的運動干預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口腔醫生職業性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的頸部患病率高達73%,肩部和腰部分別達到57%和53%,手腕不適占比達到35%。
據了解,口腔醫生在根管治療時需保持15度至25度前傾姿勢,C7-T1椎間盤承受壓力峰值達450N,相當于每日重復舉重20公斤物體800次。世界衛生組織《2024全球職業健康報告》指出,這種持續性靜力負荷會導致椎間盤退變速度加快至3倍。口腔醫生平均每日持續彎腰操作5小時,發生腰椎問題的概率是常人的4倍。不僅如此,口腔醫生還常暴露在高速渦輪鉆85分貝的噪音中,存在較大的聽力損失風險。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醫務人員長期保持彎腰、側轉的診療姿勢,在精密操作中承受著職業性肌肉骨骼損傷;面對高頻噪音和患者治療時的緊張情緒,他們的身心健康承受著雙重考驗。
為此,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和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呼吁關注口腔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口腔醫務人員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建議口腔醫務人員每天可預留15分鐘做頸椎保健操,減少久坐不動,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育運動。診療時可以啟用“30-20-10”法則,即每30分鐘換一下坐姿,定期做20秒的伸展動作,感到疲憊的時候進行10次深呼吸。盡量保證6到8小時的睡眠,保存好體力和精力,如睡眠不足可擠出時間休息。保持及時紓解負面情緒,業余時間養成一些興趣愛好,及時將負性情緒紓解出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