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0.01元搶購”成“權益刺客”
近日,多名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反映,部分電商平臺出現(xiàn)大量“0.01元搶購品牌飲品/餐券”的低價商品推薦,下單后卻發(fā)現(xiàn)無法兌換商品,理由包括“訂單當日過期自動退款、券碼無法兌現(xiàn)、無法進行評價”等,不少人咨詢客服時還被誘導下載第三方APP為商家引流。折騰良久,最終不僅無法獲取有效優(yōu)惠券碼,個人信息還面臨泄露風險。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此類以“0.01元超低價”為誘餌的套路已在多個平臺蔓延。(見8月16日《揚子晚報》)
在各類電商促銷中,“0.01元搶購品牌飲品/餐券”類低價推薦十分常見,這看似是商家給予消費者的福利,實則暗藏玄機。商家以“0.01元超低價”為誘餌,卻不提供相應商品或服務,或單方面利用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的正常權益,都違背了基本的商業(yè)誠信原則。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對電商平臺的信任,也擠壓了合法商家的生存空間,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
面對這一亂象,相關部門應加大監(jiān)管力度。一方面,要對電商平臺加強監(jiān)督,督促平臺完善審核機制,嚴格審查商家資質(zhì)和商品信息,防止類似的虛假宣傳和違規(guī)引流行為一再發(fā)生。對于違規(guī)商家,平臺應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并將違規(guī)信息納入信用體系,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另一方面,要加強對APP的監(jiān)管,規(guī)范其信息收集和使用行為,對存在侵犯用戶隱私、參與欺詐行為的APP,依法予以下架和處罰。
消費者自身需提高警惕,在面對“遠低于合理成本”的優(yōu)惠時,要保持理性和審慎,切勿被低價所迷惑。下單前要仔細查看商品詳情和用戶評價,了解商家信譽;下單后要及時保存訂單截圖、客服聊天記錄等憑證,以便在權益受損時能夠維權。
“0.01元搶購”類亂象絕不能愈演愈烈,更不應成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陷阱。在商業(yè)競爭中,創(chuàng)新促銷手段無可厚非,但故意套路消費者,短期看只是損害個體消費者的一兩單消費權益,長遠看則是侵蝕電商的誠信根基——若當正常的促銷也變成“狼來了”,商家則很可能陷入“冬天來了,春天也很遠”的困境。對于這個道理,希望商家能有清醒的認知。
郭元鵬 《工人日報》(2025年08月19日 05版)

理論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6日 18:40:17
- 2025年08月26日 16:56:39
- 2025年08月26日 16:56:17
- 2025年08月25日 16:33:20
- 2025年08月25日 16:22:28
- 2025年08月25日 16:13:41
- 2025年08月25日 16:13:17
- 2025年08月25日 16:10:05
- 2025年08月24日 13:16:31
- 2025年08月22日 2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