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本頁位置: 首頁財經中心能源頻道

五大電企虧損透視:煤電“頂牛” 電價改革滯后

2010年12月09日 12:29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主營發電業務大部分虧損,尤其是火電業務全面虧損,需依賴非電力業務支撐總體盈利狀況。分析人士認為,煤電價格長期“頂牛”及電價改革滯后導致“火電越發越虧”,發電集團不得已向上下游延伸以謀取非電領域盈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帶來發電安全隱憂,破解之道仍是推動市場化電力改革。

  主營電力業務“兩贏三虧”

  記者從國家電監會和各集團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等五大發電集團經營狀況總體盈利,其中,華能居首,盈利42.8億元;國電和中電投各盈利30.6億元;華電微盈3億多元;大唐殿后,盈利0.83億元。

  但主營電力業務只有華能和國電兩家盈利,余下三家虧損,其中火電業務五家全虧,虧損額5億元至30億元不等,而水電和風電盈利狀況較好。支撐電企盈利的主體是煤炭、電解鋁、金融等上下游非電力業務。

  如中電投集團,總體盈利30.58億元,其中電力業務虧損1.57億元(火電虧損30.62億元,水電及風電盈利29.05億元),非電力業務盈利32.15億元。

  同期,五家集團資產負債率普遍偏高,都高于80%;財務費用負擔重,五家總計達518.42億元,同比增長13.51%。

  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介紹,依靠非電力業務盈利是最近三四年的趨勢。2002年廠網分開之初,五大發電集團主要依靠發電盈利,但自2007年電煤大幅漲價之后,火電虧損,綠色發電規模尚小,發電集團紛紛發展非電業務以彌補虧損。她認為,隨著五大集團向綜合能源集團轉變,這種盈利模式今后還將持續。

  煤價上漲和機制不順是主因

  薛靜認為,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的70%以上,電煤價格持續上漲導致燃料成本增長過快,是五大集團火電業務全面虧損的主因。

參與互動(0)
【編輯:許曉娟】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