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極端天氣頻頻發作 與全球變暖有關可能加劇(3)

2006年08月24日 06:35

  趨勢:極端天氣頻發可能性增大

  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目前全球正處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發期。今后我國可能會遭遇更為極端、頻繁的氣象異常事件

  今后我國是否會經常遇到類似今年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氣象專家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董文杰說,“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的可能性變大。”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導致的嚴重災害出現增加的趨勢。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全世界發生的重大氣象災害比50年代多5倍。天氣氣候極端事件頻繁出現與全球變暖的大背景有一定關系。科學家們利用大型計算機分析及模擬的情景表明,氣候變暖會導致許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增多。在幾乎所有的陸地,非常可能出現酷熱日數和熱浪增多;極端的降水量值和頻率在許多地區非常可能上升;另外,臺風雖然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但強臺風出現的頻率增加。

  近20年來,我國氣候變暖趨勢也日益明顯,近些年來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歷史少見的氣候異常事件。除了最近華西罕見的高溫干旱和超強臺風“桑美”外,華北地區自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就發生過持續長達5年(1999年—2003年)的干旱少雨。華南地區2003年春季到2004年冬季也持續了兩年的干旱少雨。2004年的“云娜”、2005年的“達維”,都曾是當時創紀錄的登陸強臺風,近3年來強臺風的記錄每年都刷新一次。

  “全球變暖的情況下,目前全球正處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發期。”董文杰說,“今后我國可能會遭遇更為極端、頻繁的氣象異常事件。”

  減災:加強國家層面的統一協調

  避免災害成災難,應加強氣象預測預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制定綜合防災減災的法律

  我國干旱、洪澇、臺風、冰雹及低溫冷凍害等氣象災害種類繁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增多趨勢,怎樣加強防災減災,避免災害成為災難?

  董文杰認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氣象預測預警非常重要,要進一步提高氣象科技水平。目前,我國的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模式系統、資料同化系統、觀測系統,與世界先進國家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此外,如果人類對自然界更友好,自然災害對人的傷害也許會更小。”董文杰說。例如,如果城市規劃建設無序,使得土地利用發生變化、植被減少等,會造成城市“熱島效應”,增加高溫的酷熱程度。

  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端義宏表示,“應該根據極端氣象事件頻繁發生的新特點,盡快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近年來,登陸臺風的強度越來越強,應該引起防災減災等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提高沿海地區房屋結構設計標準;做好防臺風的科普工作,讓民眾了解如何在超強臺風來臨時,躲避臺風襲擊;在沿海地區規劃并建設防臺風的設施,比如選擇合適的地形和場所建立防風和雨的設施,在臺風來臨時向公眾開放。

  “我國地域廣大,除了活火山,幾乎所有的自然災害基本都有,是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主任、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昂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幾十年間,我國防災減災的進步相當大,但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國家層面的統一協調機制,這方面與先進國家還存在差距。” 他認為,“碧利斯”影響了浙江等6省(自治區),帶來嚴重的洪澇、滑坡和泥石流災害。涉及這么多省(自治區)的災害,主要靠各省(自治區)、各部門防災減災缺陷很大。

  王昂生還強調,應該由專門的機構負責全民防災減災教育,普及自救互救、防災避險的應急知識。此外,在防范和減輕洪水、臺風、地震、旱災、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方面,我國已有《氣象法》、《水利法》等十幾項單項法律法規,但缺少綜合防災減災的法律,急需制定。(《人民日報》 劉毅)

[上一頁]  [1]  [2]  [3]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