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塞鳥食,男孩暑期玩鬧險釀禍
近日,家住江蘇無錫的11歲男孩子軒(化名)因和同學玩鬧時不慎將鳥食塞入耳道,導致異物無法取出。當晚在當地衛生院取出一粒后,另一粒緊貼鼓膜,面臨全麻手術風險。家人帶孩子轉至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診療,采用耳內鏡輔助,滴入滴耳液浸泡后成功取出異物,避免了手術。
事情要從當天下午的暑假活動說起。子軒和同學拿著鳥食喂麻雀時,玩起了一場危險的“游戲”。“你敢把這個放耳朵里嗎?”“當然。”“我放了一個。”“那我放兩個。” 在這樣的對話中,子軒覺得把鳥食放進耳朵里很新奇,還特意往里面塞了塞,可沒過多久,他就發現這兩粒鳥食怎么也倒不出來了。
盡管鳥食體積不大,但強烈的異物感讓子軒十分難受。當晚11點,母親急忙帶他趕到當地醫院急診。醫生檢查后,成功取出了一粒鳥食,可另一粒卻緊緊貼在了鼓膜表面。由于子軒是兒童,在清醒狀態下取鼓膜表面的異物,存在鼓膜穿孔、出血的風險,醫生建議住院進行全麻手術取出。
家長考慮再三,決定帶子軒前往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尋求更穩妥的治療方案。他們慕名找到了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陸玲教授,陸主任建議進行耳內鏡檢查。內鏡室的王孟冬主治醫師通過檢查發現,鳥食緊緊粘附在鼓膜表面,若強行取出,極有可能導致鼓膜穿孔、出血,甚至造成聽力下降。憑借豐富的內鏡操作經驗,王孟冬主治醫師將滴耳液滴入子軒的外耳道,浸泡10分鐘后,在耳內鏡下用鈍頭剝離,讓鳥食在鼓膜表面變得松動,再用吸引器一吸,順利將鳥食安全取出。
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王孟冬主治醫師指出,外耳道異物的危害不容小覷。人的耳道狹窄且彎曲,異物進入后很容易卡在深處,一旦緊貼嬌嫩的鼓膜,就可能對鼓膜造成損傷,而鼓膜受損會直接影響聽力。臨床上,耳道異物在兒童群體中十分常見。這些異物種類繁多,常見的有玩具零件如積木、小圓珠;食物類如豆子、玉米粒、魚食、鳥食;文具類如橡皮碎、筆帽小零件;還有小昆蟲等。
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陸玲教授提醒,當發現孩子外耳道有異物不好取出時,應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處理,千萬不要自己亂用工具掏取,以免把異物推向耳道更深處,劃傷耳道,甚至捅破鼓膜,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通訊員 趙笑冰 王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惠娟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9:53:31
- 2025年08月27日 09:36:06
- 2025年08月27日 09:22:35
- 2025年08月27日 08:42:51
- 2025年08月27日 07:55:25
- 2025年08月27日 06:02:09
- 2025年08月26日 14:29:20
- 2025年08月26日 12:00:40
- 2025年08月26日 11:25:58
- 2025年08月26日 1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