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全球最大!上周,多領域重點工程傳來好消息
上周
我國在航空航天、工程建設方面
好消息不斷
全球最大、可重復使用、百分百國產化
多領域重點工程取得新進展
空間站將迎第十艘載人飛船
神舟二十一號已就位
10月24日上午,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的組合體,從總裝測試廠房成功轉運至發射區,計劃近日擇機實施發射。
神舟二十一號是空間站迎來的第十艘載人飛船,為了完成“十全十美”的發射目標,發射場各系統近期已完成大量準備工作。
可重復使用
朱雀三號進入首飛關鍵準備階段
近日,可重復使用火箭朱雀三號首飛箭順利完成加注合練及靜態點火試驗,進入首飛的關鍵準備階段,可用于大型星座組網。

據介紹,此次試驗覆蓋了火箭整箭水平轉運及起豎、推進劑加注、發動機點火及牽制、推進劑泄出等全流程操作,相當于首飛前的一次“彩排”。
朱雀三號是我國面向大型星座組網任務,自主研制的一款大運力、低成本、可重復使用的液體運載火箭,可在執行軌道發射任務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場實現軟著陸并重復使用。
從東風航天城到酒泉航天鎮
航天路通車啦!
10月25日,由甘肅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聯合建設的國道213線航天路正式通車。
這條路起點位于東風航天城,終點位于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航天鎮,在原有213國道基礎上建設。道路全長62.372公里,設計標準為100公里/小時,主線為雙向四車道。
航天路承擔著衛星發射所需設備、保障物資及航天人員的運輸任務,可大幅提升航天物資轉運效率,兩省區群眾跨區域出行時間也將縮短40%以上。
“零排放、智能化”
全球最大內河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下水
世界首艘、載電量全球最大的內河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葛洲壩號”,日前在湖北宜昌下水,不僅填補了全球內河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的技術空白,更標志著我國在內河綠色航運與智能船舶領域實現新突破。
作為我國萬噸級純電動散貨船研制及示范應用的重點項目,“葛洲壩號”不僅在電池容量、載重量兩項關鍵指標上創下全球第一,更構建了內河綠色智能航運的技術體系與標準范式。它的成功下水,標志著我國內河航運邁入“零排放、智能化”的全新發展階段,為全球內河航運綠色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
建成后將創五項世界第一
大灣區超級工程進度條刷新
10月24日,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獅子洋通道完成主橋錨碇錨固系統安裝,為后續錨體施工、主纜架設奠定基礎。

獅子洋通道是珠江口首條雙層復合公路通道,全長約35公里,包含跨江主橋和兩岸引線工程。其中,主橋獅子洋大橋為雙層鋼桁梁懸索橋,建成后將創造雙層懸索橋“主跨跨徑、主塔塔高、錨碇基礎、主纜規模、車道數量”五項世界第一。
船舶內裝100%國產化
我國首艘自研大型出口雙燃料客滾船交付
10月23日,由廣船國際建造的我國首艘自研大型出口雙燃料客滾船在廣州南沙交付,客滾船使用燃油和更清潔的液化天然氣作為動力,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船舶內裝實現了100%國產化。

全船共12層甲板,配備有自助餐廳、咖啡廳、觀光廳等設施,有485間客房,可搭載1800名乘客和超550輛轎車,主要用于短途海上交通,連接海島或沿海城市,是一種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船舶。

創新永不止步
一次次技術突破振奮人心
彰顯了中國智慧與中國實力
期待未來更多新驚喜!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27日 10:42:01
- 2025年10月27日 10:24:18
- 2025年10月27日 09:17:04
- 2025年10月25日 17:48:59
- 2025年10月25日 16:06:41
- 2025年10月25日 15:18:33
- 2025年10月25日 14:06:33
- 2025年10月25日 13:55:16
- 2025年10月25日 12:12:44
- 2025年10月25日 06:15:35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