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解說】8月29日,隨神舟九號飛船遨游太空的“航天主題藝術芯片”在北京與公眾見面。
【解說】“航天主題藝術芯片”是藝術作品首次以數字載體而非實物形式參與航天事件,小小的芯片里存儲著內容涵蓋音樂、書法、繪畫、雕刻、陶瓷等藝術領域,以及現代工業設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藝術形式的200余件作品。
【解說】8月29日,隨神舟九號飛船遨游太空的“航天主題藝術芯片”在北京與公眾見面。
【解說】“航天主題藝術芯片”是藝術作品首次以數字載體而非實物形式參與航天事件,小小的芯片里存儲著內容涵蓋音樂、書法、繪畫、雕刻、陶瓷等藝術領域,以及現代工業設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藝術形式的200余件作品。
【同期】(中國航天報社 副社長 張春雷)其實之前神舟飛船也搭載過許多藝術品 都是以實物的形式 包括書畫啊 但是實物有一個局限 就是畢竟飛船的容積是有限的 每次搭載的數量并不是很多 我們就想到了用數字化的手段 把更多的藝術家的作品 存在一個藝術芯片里頭 由于是數字化的 我們也突破了以往僅僅限于書畫的形式 這里邊包括剛剛大家看到的 包括雕刻的作品 包括一些立體的 一些形式更豐富 內容更廣泛的 藝術作品在里頭
【解說】通過神九的搭載活動,使航天藝術領域得到進一步擴大。而借助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也讓眾多門類的藝術家有機會把中國文化拓展到太空。
【同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李祥霆)這次我是用李澤君女士做的古琴 彈奏了古琴最經典的古曲《流水》 《流水》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第一名曲 我作為一個演奏者 覺得是光榮無限 而且對中國古代文化代表性的藝術——古琴來說 有非常大的歷史意義
【同期】(古琴制作家 李愛華)中國五千年的古琴文化 能夠在這樣的一個時刻 跟隨神舟九號遨游太空 真是圓了一個向外太空尋求知音的一個夢想
【解說】據了解,此次展覽后還將有更多航天主題藝術作品和搭載物與世人見面。
記者 羅海兵 馬冠樸 北京報道

分類名稱: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