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擔保公司,考慮其業務特殊性,為控制其整體風險,擔保公司對外提供的擔保資產規模不應超過其凈資產的25倍。此外,《指導意見》還特別規定,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可以擔任保本基金的擔保人。
這一規定較之前的擔保門檻大大降低。此前,證監會要求擔保機構應當符合“實收資本不低于20億元;凈資產不低于50億元”等六大條件。
據記者了解,9月14日征求意見結束后,基金公司10億元凈資產自擔保門檻成為業內爭論的焦點。部分中型基金公司建議降低基金公司自擔保門檻,而一些大基金公司則希望盡快實施這一規則,讓新保本基金盡快面世。
有基金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公司自己為保本基金擔保,既可以節省擔保費,又能夠規避道德風險,是目前保本基金大發展最可行的途徑。
據了解,國內有保本基金由兩類機構提供擔保,一類是基金公司大股東關聯方,另一類是擔保公司,兩者都要收取0.2%左右的年擔保費,對一年只有1.1%到1.2%管理費的保本基金來說,擔保費用接近管理費的20%。
以50億元擔保規模、每年0.2%來計算,3年期就要支付3000萬元擔保費。業內人士分析,扣除新基金設計、審批、發行、尾隨傭金、投資管理成本、風險準備金和稅費之后,基金公司發行一只50億元保本基金,3年獲得6000萬元收益已屬不易,如果再支付3000萬元擔保費,盈利將更少。因此,基金公司希望通過自擔保,提升保本基金對基金公司的吸引力。
此外,自擔保還可以規避道德風險。“其他機構給保本基金做擔保,最大的風險在于基金公司投資的道德風險,如果是基金公司自己擔保,更能做到該防守的時候,一定保守投資,盡量避免激進投資行為發生。”有基金公司市場負責人表示。
然而,如果按照這個自擔保標準,在2009年年底達10億元以上凈資產的基金公司約為10家,大批中型基金公司將被排除在基金公司自擔保之外。
股指期貨投資比例放寬
《指導意見》出臺的第二大亮點,在于對其投資股指期貨比例上限的規定。
根據《指導意見》,保本基金可以投資于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權證、股指期貨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其中,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固定收益類資產占基金凈資產的比例不得低于70%。這也意味著保本基金的風險資產投資比例可以達到30%的上限。
而根據此前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股指期貨的投資比例限制規定,其投資于股指期貨的比例應在其凈資產的10%以內。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