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11月,基金公司為規模沖刺大發新基,23只基金目前正在發行。12月,基金業績年度排名戰又將烽煙四起。什么是這一年一度的基金年度排名戰的導火索?投資者又該如何尋覓這場戰役中的真正英雄?
排名:最有效的廣告
“基金公司歸根到底還是要靠規模賺錢,規模擴大需要借助營銷,而對于營銷而言,業績排名是最有效的廣告。多數投資者選基過程中,業績排名都是最具可比性、最有說服力的參考因素。”《第一財經日報》采訪中,多數基金業內人士表示贊同上述觀點。
今年以來,華商基金依靠持續的優秀業績排名,整體規模逆市快速成長,規模不降反升,華商盛世每個季度排名都名列前茅,在其冠軍效應的帶動下華商基金目前接近287億份,是年初規模的2.4倍。11月初,華商策略提前結束募集,完成了約119億份的認購,成為今年第一只首募過百億的偏股型基金。
小公司中,摩根士丹利華鑫公司憑借上半年季度的領先排名和加大營銷力度,公司規模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已經突破100億,是去年年初的6.5倍。
某小基金公司市場總監曾毫不避諱地說,“年度排名當然重要,不僅如此,季度排名都很重要。今年產品發行得好全賴公司某只基金在發行前一季度的排名爭氣。”
大基金公司中,今年以來規模排名變化不大,但其中也可輕易看出業績排名對于規模的影響。銀華基金旗下銀華領先和銀華和諧主題一季度業績排名靠前,二季度公司一鼓作氣新發4只基金,導致全年規模至今為止不降反升。交銀施羅德今年整體業績一般,只發了一只基金,贖回較多,因此規模較年初下降明顯。
“我們并不是特別重視規模排名!蹦车谝惶蓐牬笮突鸸靖吖芫驮硎荆耙晕覀児镜慕嵌,規模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給客戶賺到錢,給客戶賺到錢之后,規模增長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上述人士指出:規模真正擴張往往存在一個悖論,即好賣的時候不好發,好發的時候不好賣。很有可能規模擴張的時候恰好是可能接下來沒給客戶掙到錢的時候。所以每當出現一個快速擴張的時候,公司內部很緊張,不知道下一階段會不會行情又變化了。
然而,對于某規模梯隊邊緣的基金公司而言,年度之戰的意義更大,上升一個梯隊還是下降一個梯隊對公司品牌會產生一定影響,還是會吸引基金公司放手一搏。
例如去年四季度,為了拼規模,不少基金公司拿出了大發貨幣基金的殺手锏,導致規模爆發式增長。其中,交銀施羅德、國泰基金、申萬巴黎由于發行貨幣基金帶來的增長,年末資產凈值總規模分別提升了769億、505.51億和134.87億元。
因此,三家基金公司去年年末在內地6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名列第9、第17和第33位,與2008年底的第12、第23和第39名相比,上升速度迅猛。
![]() |
【編輯:郭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