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實證:西藏自古屬中華
中新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陳文韜)在西藏與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長河中,回蕩著文成公主琴弦上的唐蕃和聲,鐫刻著元明清圣旨印章中的主權史實,更銘記著西藏從監獄刑具到選民證歷史性巨變、創造“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

走進北京民族文化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總展和西藏專展,端詳一部部涉藏文物古籍,一段段生動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躍然眼前。這不僅是邊疆地區歸屬中央的歷史印證,更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鮮活教材。
文成公主的一把琴一面長鼓:奏響民族團結的輝煌樂章
公元641年,一支規模宏大的和親隊伍從長安出發,文成公主帶著大唐的文明與和平的種子,跨越雪山與草原,踏入青藏高原上吐蕃的土地,開啟了漢藏友好交流的新篇章。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第三單元“大團結”展出了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所攜帶的一把琴和一面長鼓,它們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和親,將中原文化和先進技藝傳播到吐蕃地區。據介紹,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了不少能工巧匠。和親隊伍在沿途停留時,工匠們在崖壁上刻下佛像、經文,還修建佛塔。同時,文成公主還帶去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和大量佛經,以及歷史、天文、歷算等方面的書籍,這些對西藏的宗教、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此外,陪嫁隊伍中還有樂師和樂器,宛如一個“文化訪問團”,展示了中原王朝的禮樂文化。文成公主帶到吐蕃的琴與長鼓,就是這一歷史的重要見證。
文成公主入藏后,漢藏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民間聯姻、社會交往和貿易活動也逐漸增多。在吐蕃度過的40載春秋,她將自己的生命與那片壯美的高原緊密相連,深深鐫刻在西藏各族民眾的心中。她的故事跨越千年,至今仍在漢藏民間傳唱不息,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說等形式,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民族團結史上千年流傳的佳話。
元明清時期的圣旨、印章:實證西藏自古屬中華
歷史的筆鋒從未停歇。從元朝開始,中央政府實現了對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轄和治理。明朝在西藏地方實行“多封眾建”“因俗而治”的政策,設置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和“俄力思軍民元帥府”。清朝創設冊封班禪達賴、設立駐藏大臣、確定金瓶掣簽等制度,極大加強對西藏地方的有效治理。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西藏專展中,陳設著多件元明清圣旨和印章,從元朝在西藏地方所封世俗宗王——白玉王的印章、明太祖朱元璋封授必力公(今西藏墨竹工卡縣)萬戶府時任萬戶的印章,到用藏文、滿文、蒙古文書寫的乾隆皇帝命六世第穆呼圖克圖出任西藏地方第一任攝政敕諭,無不見證了明清各時期“大一統”中國的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轄。

如,展出的《欽定藏內善后章程二十九條》,是清朝中央政府在1793年驅除廓爾喀入侵勢力之后,為整頓西藏地方秩序所頒布,對西藏的宗教、軍事、司法、行政和財政等各方面作了詳細規定,全面加強了駐藏大臣的權力,成為清朝中央政府治藏的基本文件。其中第一條對活佛轉世做出明確規定,設立金瓶掣簽制度等,既兼顧了活佛轉世的宗教傳統,又將活佛轉世制度納入中央政府依法管理的軌道。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秉持“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統看作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元明清中央政府授予西藏地方政教首領的圣旨和印章,實證了西藏自古屬中華的歷史風云。
從監獄刑具到土地證、選民證:西藏百萬農奴翻身解放
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西藏專展中,最為震撼的場景之一在“團結統一”單元。玻璃展柜中,一件農奴穿了三代的破舊上衣和舊西藏貴族使用的進口香水并列展出,朗子轄監獄的刑具與民主改革后的土地證、選民證形成鮮明對比。

彼時的舊西藏是一個黑暗、落后的社會。1959年,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西藏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果斷措施,與西藏各族群眾一道堅決平息了叛亂,并進行了一場徹底摧毀封建農奴制度的民主改革運動。
這場民主改革廢除了政教合一制度,實現了政教分離,西藏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廢除了生產資料封建領主所有制,確立了農牧民個體所有制;廢除了對“三大領主”的人身依附,農奴和奴隸獲得人身自由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隨后西藏各地開展普選,選舉產生了基層各級權力機關和政府,廣大農奴和奴隸徹底改變了昔日“會說話的工具”的地位,第一次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成為新西藏的主人。
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西藏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民主政權,實行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國一道邁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實現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性巨變,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的解放和發展,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

古籍不語,載錄交融。文物有痕,鑄就大同。這些珍貴的涉藏古籍文物,以其無可辯駁的實證昭示:西藏作為中國版圖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的長河中與祖國命運相系。古往今來,西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特征,加之中央政府幾千年來持續的穩定治理,共同構成了西藏社會向東發展的堅實基礎。
歷史充分證明,中華民族是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各民族只有不斷團結融合、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完)

- 專題: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
精選:
- 2025年08月15日 15:16:51
- 2025年08月13日 21:21:20
- 2025年08月12日 21:39:00
- 2025年08月08日 11:27:09
- 2025年08月04日 10:16:01
- 2025年08月04日 1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