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保健品”≠保健食品 !市場監管總局整治“保健品”虛假宣傳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健品”≠保健食品 !市場監管總局整治“保健品”虛假宣傳

2025年08月29日 21: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 左雨晴)近年來,我國保健食品行業穩步發展,不斷滿足健康消費需求,但也出現了虛假宣傳、夸大功能、誤導消費等問題。在8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食品安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王振宇明確解釋了“保健品”和保健食品的區別。

  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王振宇表示,“保健品”與保健食品具有很大區別。“保健品”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是消費者對聲稱具有功能或者功效的食品、用品的俗稱。比如,宣稱“保健酒”“增高粉”“瘦身咖啡”的食品,宣傳具有特定保健作用的床墊、理療儀、飲水機等日用消費品等都屬于“保健品”范疇。而保健食品是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依法注冊或者備案的特殊食品,具有明確的法律定位,可以聲稱明確的保健功能,其他食品不得聲稱保健功能。在現實生活中,“保健品”市場客觀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的現象,消費者要選擇正規保健食品,確保消費安全。

  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楊洪豐指出,“保健品”市場的營銷亂象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違法營銷向線上發展。隨著直播帶貨經營模式和網絡經濟的發展,一些網紅主播、知名博主,利用自身影響力和流量優勢,對一些普通產品、保健食品等進行虛假宣傳,夸大功能功效誘導消費者購買,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違法營銷渠道更加隱蔽。隨著私域直播的興起,“保健品”營銷方式也隨之翻新,從公開推廣轉向私域直播。一些商家通過個人微信、企業微信、微信群等私密社交渠道,將目標顧客引流至網絡直播間或小程序平臺,以“養生課堂”“健康講座”等名義開展營銷活動進行夸大、虛假宣傳,誘導老年人線上購買或引導至線下門店消費。三是違法營銷手段更具欺騙性。部分經營者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的渴望與情感需求,冒充“健康專家”“營養師”等身份,通過持續關懷、虛假承諾等方式獲取信任,進而推銷高價“保健品”,甚至以“親情營銷”、免費禮品、公益義診等為誘餌,實施精準欺詐。這些新型營銷亂象不僅形式多樣、識別難度大,還常常跨平臺、跨區域傳播,給市場監管部門監管執法帶來挑戰。

  面對上述亂象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多措并舉,著力凈化市場環境。一是重拳打擊違法行為。2020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持續強化反不正當競爭,每年都部署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依法查處“保健品”市場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案件。2025年,按照市場監管總局深化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要求,部署開展老年人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專項整治。2020年以來,全國共查辦案件6304件,罰沒金額2.6億元。此外,加強“保健品”等商品價格監管,重點查處虛假折扣、虛假促銷等價格違法行為。強化對保健食品直銷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查處了涉及保健食品的違規直銷和傳銷違法案件。二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2024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創新工作方式,指導地方積極探索開展“你拍我查”活動,鼓勵廣大消費者拍攝涉嫌違法行為并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拓展線索來源。壓實有關直銷企業主體責任,嚴禁違規直銷保健食品。三是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市場監管總局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倡導,營造打擊“保健品”市場不正當競爭的社會氛圍。分批次公布“保健品”虛假宣傳典型案例,加強以案釋法、以案普法。聯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關于防范私域直播間老年人“保健品”消費風險提示,引導老年人理性消費、合理消費和科學養生。

  楊洪豐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扎實推進老年人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工作,持續守護老年人消費群體合法權益,著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同時,王振宇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出于保健目的選購食品時,一要認清保健食品標志(俗稱“小藍帽”)及批準文號,依據保健功能和適宜人群科學選購并按標簽、說明書的要求食用。二要選擇正規的線上線下渠道購買保健食品,并索要、留存發票或銷售憑據,謹慎通過朋友圈、微信群、會銷、小程序、電話推銷、直播間等渠道購買產品。三要增強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無論是購買保健食品還是普通食品,務必警惕虛假營銷套路,增強防范意識和辨別能力。警惕使用話術明示或暗示食品具有保健功能或功效,或者炒作“養生”“天然”“調理”“減肥”等概念,甚至通過虛構科學實驗、營養指導、專家背書等方式宣傳食品具有“降血壓”“抗癌”等疾病治療功效。四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發現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可及時聯系經營者申請售后服務;如果遭遇虛假宣傳或消費欺詐,可撥打12315熱線投訴舉報,也可向消協組織咨詢求助。(完)

【編輯:李巖】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