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展宏圖”
人形機器人大單不斷。
9月3日晚,總部位于深圳的人形機器人公司優必選對外宣布獲得2.5億元大單,這也是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最大的單一合同。
更早前,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中標中國移動旗下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采購項目”,總金額達1.24億元。
億元訂單頻現,背后的意義遠不止于數字本身。這意味人形機器人在多年的技術驗證之后正迎來爆發。

從春晚扭秧歌,到跑馬拉松,到參加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再到進工廠打工,人形機器人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化。
行業訂單熱度不斷攀升,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呼嘯而至。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預測,未來幾年,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出貨量每年翻一番可以保證的。如果有更大的技術突破,甚至可能未來2到3年,年出貨量達到幾十萬臺甚至上百萬臺。
資本的嗅覺總是最敏銳。
大量資金正在涌入人形機器人企業。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融資事件達87起,披露融資金額約109億元。
人形機器人的資本化進程也在加速。
智元機器人斥資21億元收購上市公司曲線登陸A股,宇樹科技以120億元估值啟動上市輔導,預計將于10月至12月間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
資本青睞的背后,是對人形機器人萬億市場的集體押注。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報告預測,2050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超5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速超50%。
值得關注的是,人形機器人正在撕掉“大號玩具”的標簽,應用場景不斷擴展,正從單一場景向生產制造、家政服務、倉儲物流、邊防海防、教育醫療等多元化領域滲透。
如,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應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費領域。優必選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S2則可以3分鐘自主換電、7×24小時不間斷作業,能夠完成靈活摸地、極限下蹲、遠距離抓取等高難度動作,適配更多工業場景。
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已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
特斯拉近日發布“宏圖計劃第四篇章”,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押注人形機器人,聲稱未來特斯拉約80%價值將來自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
在這場全球競賽中,中國構建起技術、產業與政策的三重優勢。2024年,中國機器人專利申請量占全球機器人專利申請總量的2/3。全球人形機器人百強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比超過1/3。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形成強力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5年8月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
產業基礎的厚度決定競爭高度。中國已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完備的工業體系,使得技術突破能夠快速轉化為量產能力。
從實驗室里的原型機到工廠中的生產力,從資本追捧的概念到真實落地的訂單,中國人形機器人有望復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成為中國智造的新名片。
就像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車,當技術、資本與產業形成合力,我們或許正在見證一個新產業時代的開啟。今天的每一筆訂單、每一次融資、每一項專利,都在書寫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未來格局。
(“三里河”工作室)

- 專題:三里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05日 08:43:33
- 2025年09月02日 16:11:58
- 2025年09月02日 14:27:53
- 2025年09月02日 11:07:46
- 2025年09月02日 08:27:44
- 2025年09月01日 23:07:49
- 2025年08月29日 12:13:16
- 2025年08月27日 06:14:03
- 2025年08月27日 06:00:47
- 2025年08月26日 11: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