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從外灘15號到全球舞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鑄就金融開放里程碑
中新網上海9月9日電(范宇斌 楊海燕)在電視劇《繁花》中,汪小姐靠著對匯率并軌過程中市場機遇的把握,而賺到了第一桶金。這個故事反映的就是當年人民幣匯率并軌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下的市場萌芽。
記者9日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上海外灘15號大樓。這棟大樓不僅是一幢精美的歷史文物建筑,更是見證上海百年變遷、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壯麗征程的生動寫照。1994年4月1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外匯交易中心”)在外灘15號成立并發展至今。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建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實行人民幣匯率并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應運而生。此后,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外匯交易中心的職責又拓展到了債券市場、貨幣市場。
“外匯交易中心在成立初期,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規模比較小,產品和服務也比較單一,服務對象僅限于國內銀行。”外匯交易中心黨委委員、副總裁董憶偉介紹說,經過30多年的積淀與發展,如今的中國銀行間市場在全球排名靠前,并朝著“全球人民幣及相關資產交易主平臺和定價中心”的目標不斷奮進。
“目前,我們的服務對象包括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0家機構,業務范圍覆蓋銀行間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各種金融產品現貨及衍生產品的發行、交易、交易后處理以及信息披露等各個方面,同時也是市場利率、匯率等基準指標的發布平臺,還承擔著支持和傳導貨幣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職責。”董憶偉說。
目前,中國債券市場已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市場存量債券約190萬億元,銀行間債券市場占比88%。
“自外匯交易中心成立以來,銀行間市場交易規模的年均增長率超過35%。2024年,銀行間本外幣市場成交規模達到2617萬億元,對應日均成交量10.5萬億元,平均每秒交易超過1億元,在中國主要金融要素市場的占比在70%左右,是名副其實的金融市場‘大動脈’?!倍瓚泜フf。
近年來,外匯交易中心推出了多項銀行間市場的開放措施,并且通過持續優化市場微觀機制,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多幣種、多機制、一站式”的高效便捷投資渠道,用金融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不斷深化銀行間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
目前,參與中國銀行間市場的境外法人機構超過1100家,境外投資者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約4萬億元,2024年現券交易量19.1萬億元。董憶偉表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積極參與中國銀行間市場,既體現了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顯著成就,也為中國金融開放與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在推進銀行間市場高水平開放過程中,外匯交易中心建立了靈活多樣的境外機構接入渠道,陸續推出“債券通”北向通、南向通;為滿足境外機構流動性管理和風險對沖需求,先后推出“互換通”、離岸回購等業務,為國際投資者提供諸多符合其海外市場投資習慣的機制和安排,交易時長和服務地區范圍也不斷擴展。
董憶偉表示,一系列開放舉措有效對接了國內外的規則和標準,既尊重國際通行慣例,投資者可以在不改變自身業務習慣的前提下,實現一點接入、無縫對接,又符合中國的開放政策,實現風險可控前提下的境內外市場有效連通。實踐表明,開放機制帶來的市場活力是非常巨大的。
如何以開放促改革,推動銀行間市場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具有相當深度和廣度的銀行間市場,為擴大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開放又為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董憶偉表示,在市場需求和開放要求的推動下,銀行間市場對標國際標準持續完善各項交易結算機制,拓展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新業務新產品,服務能力和市場發展的質量不斷提升。(完)

- 專題:活力中國調研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10日 14:30:07
- 2025年09月10日 11:20:45
- 2025年09月10日 10:30:52
- 2025年09月10日 10:04:18
- 2025年09月10日 09:53:07
- 2025年09月09日 13:31:24
- 2025年09月09日 10:51:29
- 2025年09月09日 10:39:49
- 2025年09月09日 09:19:28
- 2025年09月09日 09: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