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互聯網要變得“會思考”
視頻:中國工程院院士解讀新質互聯網:打造會“思考”的互聯網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宋宇晟) “互聯網正從‘被動連接’向‘智能內生’演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近日在第四屆中國IPv6創新發展大會期間表示,未來的網絡不只是“管道”,而要成為具有適應流量感知、理解,以及預測發展的優化能力的智能體。
“我們必須抓住機遇,讓AI網絡能夠為發展所賦能,打造真正會思考的新質互聯網。”他說。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浪潮奔涌向前。基于IPv6和IPv6+技術的新型網絡支撐人工智能、數據空間、衛星互聯網等各類新質發展場景已經成為迫切需求。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敖立指出,我國在IPv6和IPv6+網絡部署、技術創新、應用升級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底座。
當日發布的《新質互聯網智鑒報告》顯示,目前,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時代正加速到來,以生成式 AI、具身智能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刻重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與治理模式。互聯網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底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大家都在預測,無論是智能體還是具身智能,未來將逐步成為網絡服務對象主體。”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傅志仁認為,這對運營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移動集團級首席專家孫滔指出,當智能體可以推理、決策、自主完成任務,如何利用網絡及其中的資源,包括存儲資源、算力資源,值得探討的。此外,網絡自動化、自動駕駛等也會結合智能體能力,讓網絡變得更加智能,催生更深刻的變化。
中國聯通研究院下一代互聯網研究部總監曹暢表示,未來的互聯網發展應以智能為核,安全為基,深度賦能行業。其中,智能化是核心,安全是整個互聯網的基礎。
鄔賀銓指出,當前,互聯網也要走向新質化,新質互聯網不是另起爐灶的技術顛覆,而是在IPv6和IPv6+的基礎上做持續的演進與系統性的升級。
“新質互聯網呼應了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要求,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性網絡。我們需要致力于構建可靠、高效、安全、智能、綠色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實現從‘連接萬物’向‘智聯萬物’的躍遷。”(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31日 17:26:35
- 2025年10月31日 16:07:06
- 2025年10月31日 16:01:15
- 2025年10月31日 15:52:44
- 2025年10月31日 15:49:56
- 2025年10月31日 15:39:34
- 2025年10月31日 15:37:18
- 2025年10月31日 15:33:09
- 2025年10月31日 14:41:20
- 2025年10月31日 13:56:47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