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夾煙墻畫會“誤導青少年”?
“紹興魯迅紀念館景墻吸煙版畫該換,魯迅吸煙版畫描繪的本是他自己在家里吸煙,為何去掉背景放在室外引導人群在聚集處吸煙危害他人健康呢?還會誤導青少年。”近日,一名博主在社交平臺上發(fā)文,向“浙里辦”(浙江政務(wù)服務(wù)APP)投訴紹興魯迅紀念館附近一面畫著魯迅夾煙的網(wǎng)紅打卡墻存在誤導青少年之嫌,這篇帖子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
8月25日,多方對此事件進行了回應(yīng),紹興魯迅紀念館工作人員表示正在處理相關(guān)投訴,目前沒有接到通知要修改墻畫;紹興市文旅局的工作人員則表示,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表示大家意見一致要求不需要修改,文旅局也會在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chǔ)上做出決策,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投訴而盲目更換。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尚重生認為,魯迅先生吸煙的形象廣泛存在于歷史照片中,墻畫只是如實還原了其生活狀態(tài),將其與“誤導青少年”相聯(lián)系屬于反應(yīng)過度。
金陵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湯澍表示,知名歷史人物的穩(wěn)定形象出現(xiàn)在紀念館中是正常現(xiàn)象,類似吸煙的行為也是歷史記憶,是時代的產(chǎn)物,不必過于苛求。
“總的來說,我覺得不必過度解讀,紀念館給墻畫配上必要的說明和面向公眾的引導性內(nèi)容,也可以輔助消除一部分公眾的擔心。”一名文學編輯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魯迅確實有抽煙的習慣,這幅版畫也流傳頗廣,個人認為不必對圖中所展現(xiàn)的魯迅抽煙的形象進行過度解讀,尊重史實并不代表要模仿魯迅抽煙。然而,對于在魯迅墻畫前故意點燃香煙的‘打卡’玩梗’等行為,則可能需要考慮是否會影響公共場所中的其他人員。我們需要關(guān)注的是魯迅的精神價值,需要打卡的是魯迅的文學魅力。”
如何判斷魯迅藝術(shù)形象設(shè)計傳播是否得當,魯迅后人周令飛說的一段話頗具有參考價值:“英雄的崇高性不在于流量密碼,而在于精神傳承。他們真實的身影,本身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當我們在看魯迅的藝術(shù)形象時,應(yīng)該看見的是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英雄精神,而不是盯著這幅畫上的魯迅有沒有在抽煙。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14:03:09
- 2025年08月27日 14:02:47
- 2025年08月27日 09:51:35
- 2025年08月26日 14:17:45
- 2025年08月26日 10:04:51
- 2025年08月26日 10:04:01
- 2025年08月26日 10:02:35
- 2025年08月25日 19:24:33
- 2025年08月25日 18:49:45
- 2025年08月25日 18: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