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藥械通”政策已引進藥械125種
中新網廣州9月10日電 (記者 蔡敏婕)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邱亞洪10日在廣州表示,目前“港澳藥械通”政策已拓展至45家醫療機構,實現大灣區內地9個地市全覆蓋,累計引進港澳已上市藥械品種125種,惠及患者萬余人次。

“廣東衛生健康新質生產力”中山眼科中心專場新聞發布活動當天在廣州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廣東省在衛生健康領域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在提高臨床研究效率、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支持創新藥械入院方面發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邱亞洪表示,廣東率先在全國實施“臨床研究規范管理”和“提升高水平醫院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能力試點”兩項國家試點工作。
目前,廣東臨床研究“技術指導與服務支撐、監督、機構內部管理、人才培養”四大體系已建立完善,全省醫療衛生機構登記備案的臨床研究項目近5萬項,已獲批干(體)細胞臨床研究項目30項,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臨床研究每年分級分類培訓上萬余人次。
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廣東推動醫療衛生機構享受與科研機構同等創新轉化政策,已納入新頒布實施的《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在全國率先開展醫藥成果轉移轉化和醫療技術經理人培訓;探索開設“創新轉化門診”,為科研人員提供“從想法到產品”全鏈條的知識產權和成果轉化服務。
與此同時,持續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發揮行業社會組織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設立臨床研究、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基金,搭建省級醫藥成果轉化平臺,建立優秀臨床研究成果轉化庫,支持推動智能眼科微創手術機器人等創新技術和產品,加快轉化惠及民眾健康。
在支持創新藥械入院方面,廣東在全國率先取消醫療機構藥品配備總品種數限制,明確醫療機構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藥事會,及時優化調整藥品目錄,對臨床使用創新藥械提出多項有利政策;積極推進衛生健康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支持先進醫療設備及核心部件示范應用,推動醫療設備更新迭代,提升全省基層醫療機構醫學檢驗、心電診斷、醫學影像等設備配置水平。
邱亞洪稱,將積極爭取國家級重大科技平臺在廣東布局,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在源頭創新、技術攻關、臨床研究、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推廣等方面提升整體效能。
同時,廣東落實臨床研究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常態化組織項目對接;積極推進衛生健康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支持先進醫療設備及核心部件示范應用。(完)

大灣區精選:
- 2025年09月10日 17:09:21
- 2025年09月10日 15:07:03
- 2025年09月10日 14:34:05
- 2025年09月10日 14:29:39
- 2025年09月10日 14:21:26
- 2025年09月10日 13:31:29
- 2025年09月10日 13:29:57
- 2025年09月10日 12:15:20
- 2025年09月09日 22:04:58
- 2025年09月09日 16: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