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利己利人利大家的優質稀缺產能為什么要打壓
中新社華盛頓5月17日電 (記者 沙晗汀)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當地時間16日晚在華盛頓表示,美國近日進一步提高部分對華產品加征的關稅,是打著公平競爭的幌子搞保護主義,真實目的是打壓中國新能源等產業,遏制中國高質量發展。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當晚舉辦《我的中國相冊》頒獎儀式暨線下故事分享活動。
謝鋒在講話中說,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不干涉內政是中國外交的傳統,中國不會干預美國大選,同時堅決反對美方在選舉年操弄中國議題、損害中國利益、消費中美關系。美方應該排除國內政治干擾,停止為中美關系設置新的障礙。
謝鋒表示,美方濫用301關稅復審程序,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等產品的加征關稅,打著公平競爭的幌子搞保護主義,真實目的是打壓中國新能源等產業,遏制中國高質量發展,通過競相對華示強撈取選票。美對華貿易戰打了6年,結果美貿易逆差不降反升2000億美元,物價上漲加劇通貨膨脹,到頭來買單的是美國消費者,吃虧的是美國企業,沖擊的是國際經貿秩序。在全球化時代開倒車不得人心,升級貿易戰、產業戰、科技戰,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謝鋒強調,“中國產能過剩”是個偽命題。比較優勢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在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國發揮比較優勢,形成不同的國際產業分工,通過國際貿易互通有無、互利互補。如果一國產品和服務優質高效、競爭力強就被稱為產能過剩,如果一國生產超出本國所需就被認定為產能過剩,那國際貿易還有什么意義?
謝鋒指出,中國新能源產品廣受歡迎,靠的是持續技術創新、完整產供鏈體系和充分市場競爭,靠的是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在全球綠色轉型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新三樣”都是稀缺產能、優質產能,既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彌補了全球新能源供需缺口,又為實現全球節能減排降碳作出巨大貢獻。“這樣利己利人利大家的優質產能為什么要打壓?”(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18日 20:54:17
- 2025年11月18日 20:53:02
- 2025年11月18日 15:51:37
- 2025年11月18日 15:36:27
- 2025年11月18日 15:28:08
- 2025年11月18日 10:08:12
- 2025年11月18日 10:08:00
- 2025年11月18日 09:50:18
- 2025年11月17日 19:26:42
- 2025年11月17日 19:25:54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