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訪臺灣屏東“火燒莊” 追憶客家義勇軍抗日事跡

分享到:
分享到:

訪臺灣屏東“火燒莊” 追憶客家義勇軍抗日事跡

2025年08月01日 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視頻:訪臺灣屏東“火燒莊” 追憶客家義勇軍抗日事跡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屏東8月1日電 題:訪臺灣屏東“火燒莊” 追憶客家義勇軍抗日事跡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后,臺灣被迫割讓予日本。同年5月,日軍登陸臺灣島,全臺各地軍民奮起抵抗,11月,由邱鳳揚率領的客家義勇軍在今屏東縣長治鄉長興村與日軍爆發激烈戰斗,終因寡不敵眾,村莊被焚毀殆盡,史稱火燒莊戰役,長興村也因此得名“火燒莊”。

  近日,在抗日英雄邱鳳揚的后人邱麒璋帶領下,中新社記者踏訪這片曾經硝煙彌漫的土地,追憶客家義勇軍英勇抗日的悲壯事跡。

  時光荏苒,曾經的戰場如今已成為火燒莊六堆全民抗日參戰紀念公園。步入園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知名書法家、教育家于右任所題頌詩:“氣與河山壯,名爭日月光。煌煌民族史,照耀火燒莊。”

6月5日,臺灣屏東縣長治鄉長興村的火燒莊六堆全民抗日參戰紀念公園局部景觀,左側碑體上是知名書法家、教育家于右任的題詩。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一旁的紀念碑建于1995年,為紀念火燒莊戰役一百周年而設,上面刻有“甲午當年痛割疆,鳳揚領隊護家鄉”之句。據邱麒璋介紹,這座紀念碑由長興村村民設立。

  公園中央,一座莊嚴肅穆的烈士祠赫然矗立,門楣橫批是四個大字——“日月同輝”,楹聯寫道:“日月永伴烈士碑,風云長護火燒莊”。邱麒璋說,這座祠堂是供后人和民眾前來瞻仰、懷念先烈之處;一旁的六角涼亭,名為“鳳揚亭”,名字正是取自邱鳳揚,以志英魂不滅。

  邱麒璋告訴記者,邱氏祖先為清代康熙年間自大陸渡海來臺的客家人,在臺灣南部耕耘、扎根數代。1895年日軍登陸臺灣島后,邱鳳揚率領客家義勇軍據守長興村,試圖抵御日軍進攻。即便面對日軍所謂“和談”的誘惑,邱鳳揚依然選擇不屈服。日軍而后調動野炮猛攻,激戰數日后,村莊被炮火夷為平地,滿目瘡痍。

6月5日,抗日英雄邱鳳揚后人邱麒璋,在火燒莊六堆全民抗日參戰紀念公園向記者介紹客家義勇軍抗日歷史。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在臺灣,客家人有一個形容詞‘硬頸’,意思是不愿意屈服、不輕易放棄。”邱麒璋說,正是這種“硬頸”精神,使邱鳳揚及其率領的客家義勇軍即使身處絕境,仍不退半步。這種精神不僅值得敬佩,更應代代傳承。

  邱麒璋回憶,兒時祖父與父親時常講述家族抗日的故事,自己也將這段歷史講給子女。邱麒璋目前仍居住在“火燒莊”附近,常與家人夜間散步至如今的紀念公園,會向孩子們講述邱鳳揚的事跡。

  如今,長治鄉公所及長興村民眾仍以多種形式紀念這一歷史事件。文化祭典、戲劇演出、戶外教學等活動持續進行,使“火燒莊”的故事得以流傳。

  采訪尾聲,邱麒璋還帶領記者前往距離紀念公園不遠的“邱姓河南堂忠實第”。這座古厝承載著邱氏家族的歷史記憶,屋內陳設保留濃厚客家風格,展板與文字記錄著家族渡海來臺、辛勤耕耘的歷程,也講述著邱鳳揚等先輩抗日的英勇事跡。

  “歷史不該被遺忘。”邱麒璋凝望著祖宅表示,希望不愿屈服、不愿放棄的抗日“硬頸”精神,不要被臺灣社會忘記。(完)

【編輯:王祎】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