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重走抗戰路,一定要去一趟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

分享到:
分享到:

重走抗戰路,一定要去一趟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

2025年08月17日 08:26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每年的6月5日,是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紀念日。

  當天,防空警報聲響徹城市上空,社會各界人士聚集在位于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的“六·五”隧道慘案舊址前,向在重慶大轟炸中遇難的同胞致哀,警醒市民勿忘歷史。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幸存者和遇難者親屬向遇難的親人和同胞默哀。周呈祥攝

  何為“重慶大轟炸”?它為這個城市留下了什么?帶著疑問,記者走進首批國家級抗戰遺址——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在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感悟中國人民團結一致、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周呈祥攝

  重慶大轟炸:殘忍的空中大屠殺

  抗日戰爭時期,重慶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和國民政府戰時首都。由于其特殊地位和重要戰略作用,侵華日軍試圖對重慶采取無差別轟炸的方式,以摧毀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圖片

圖為游客在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參觀。周呈祥攝

  從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4年12月19日,侵華日軍對重慶及其周邊進行了長達6年零10個月的戰略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

  圖片

圖為日機空襲重慶統計表。周呈祥攝

  這是一種無差別的轟炸,工廠、商業區、文化區、住宅區等在內的所有區域均被狂轟濫炸。時間之長、次數之多、手段之殘忍、災難之深重,為人類戰爭史上所罕見。

  如,1939年5月3日、4日,日軍共出動飛機72架次,對重慶人口密集、商業繁華的市中心實施轟炸。城市頓時變為一片火海,數日不熄。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展出的炮彈。周呈祥攝

  又如,1940年以8月19日、20日兩日最為猛烈,史稱“八一九”“八二〇”大轟炸。僅這兩天,參與轟炸重慶的日機就超過280架次。

  圖片

圖為游客在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參觀。鐘旖攝

  史料顯示,6年零10個月的重慶大轟炸,共造成直接傷亡32829人、間接傷亡6651人,房屋損毀11814棟、21295間,財產損失約合100億法幣(當時國民政府貨幣)。

  圖片

圖為純陽洞民居被毀情形(資料圖)。鐘旖翻拍

  圖片

圖為日機夜襲市區,安樂洞民居被大火燒毀(資料圖)。鐘旖翻拍

  大量無辜市民流離失所,居民區成為廢墟,城市工商業區和公共設施被毀,外事機構受損嚴重,重慶郊外村落也無一幸免。

  “六·五”隧道慘案:重慶人民永志不忘的傷痛

  1941年,日軍決定集中在華航空兵力,企圖采用多批次、長時間、不分晝夜的疲勞轟炸戰術,使得警報無法解除,市民被困在防空洞中,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意圖使重慶陷入癱瘓。

  圖片

圖為日軍“九七”式飛機在江北嘴上空投彈(資料圖)。鐘旖翻拍

  此次計劃被命名為“102號作戰”,重慶百姓稱之為“疲勞轟炸”“月光轟炸”。最長的一次輪番轟炸達七天七夜。

  “六·五”隧道慘案正是發生在“102號作戰”期間。

  圖片

圖為1941年6月5日,24架日機分三批突襲重慶市區數據展示。鐘旖攝

  平時,日機大多是白天空襲、晚上不來,市民白天出去躲空襲,傍晚回城,已成習慣。但在1941年6月5日晚間,24架日機分三批突襲重慶市區。空襲警報時間長達5小時9分,共投擲爆炸彈82枚、燃燒彈13枚。

  圖片

圖為通過現代技術顯示的1941年6月5日當天,日機爆炸彈、燃燒彈落地點位。鐘旖攝

  圖片

圖為六月五日敵機襲渝情況暨傷亡損害概況表。鐘旖攝

  許多傍晚按常規進城的人和遠居南岸、江北來不及渡江回去的民眾,在聽到防空警報后,慌忙到就近洞內躲避,致使四通八達的較場口大隧道人數大大超過規定數量。由于避難人數太多,導致通風不暢,加之日機轟炸時間長,最終釀成了震驚中外的“六·五”隧道慘案,上千無辜平民因窒息和踩踏死亡。

  圖片

圖為戰時重慶不同的防空洞微縮模型。鐘旖攝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間接死于空襲人數最多的慘案,是重慶人民抹不去的傷痛記憶。

  圖片

圖為日機來襲,市民涌入防空洞中避難。重慶市國防動員辦公室供圖

  今年92歲的重慶大轟炸幸存者粟遠奎至今仍記得,8歲的他和家人一起避難,“那天防空警報一直不停,隧道容量有限,避難的人越來越多,里面空氣越來越稀薄”。最終,他的兩個姐姐不幸遇難,他被救援人員從死人堆里扒了出來。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幸存者粟遠奎向遇難的親人和同胞敬獻菊花。肖江川攝

  愈炸愈強:“英雄城市”的堅韌與不屈

  在粟遠奎關于重慶大轟炸的記憶中,既有城市里哀鴻遍野、山河垂淚的苦難,亦有重慶人民在轟炸中屹立不倒的堅韌與樂觀。

  圖片

圖為書寫在斷垣殘壁上的宣傳語“愈炸愈強”。重慶市國防動員辦公室供圖

  圖片

圖為巨幅宣傳牌“在廢墟上創造新中國!”(資料圖)。鐘旖翻拍

  書寫在斷垣殘壁上的宣傳語“愈炸愈強”,樹立在街頭的巨幅宣傳牌“在廢墟上創造新中國!”,青年志士在街頭振臂高呼“救國不分男女老幼”,人民在街頭舉行獻金助戰運動……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展示的《轟炸詩》。鐘旖攝

  面對極其殘忍的空中大屠殺和巨大的戰爭災難,重慶人民同仇敵愾,積極投入到反轟炸斗爭中。他們英勇不屈、百折不撓,廣泛開展地面救援、重建家園,在炮火中堅持生產,在苦難中樂觀生活,用行動證明了堅持抗戰的決心和意志,挺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圖片

圖為市民在整理被炸后的市區街道。重慶市國防動員辦公室供圖

  圖片

圖為市民在轟炸后重建家園。重慶市國防動員辦公室供圖

  “和平來之不易,時間可以抹去戰爭的創傷,但重慶人的精神卻被永久傳承下來。”粟遠奎感慨道。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的標語。鐘旖攝

  時光流轉80載,昔日的廢墟上早已高樓林立,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行動不曾止步。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紀念活動。周呈祥攝

  2019年,重慶市國防動員辦公室對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進行保護性修繕,綜合運用現代新科技、新技術手段,利用場景雕塑、影視藝術手法,結合同期聲、光影特效等技術,再現歷史原貌。2021年對外開放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每年組織紀念儀式、主題宣講、朗誦會等活動30余場,至2025年7月累計接待游客超81萬人次,逐漸成為重慶重要的歷史文化參觀教育目的地。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設立的沉浸式劇場。鐘旖攝

  圖片

圖為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的“走向曙光”藝術雕塑。鐘旖攝

  通過館校合作,展館圍繞“重慶大轟炸”主題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樣本,在全市數十所學校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依托“防空洞大講堂”課程,“教育研學+國防教育”的融合路徑不斷拓展。

  圖片

圖為游客在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參觀。鐘旖攝

  為進一步推動“文化內容+文創經濟”深度融合,展館還正式推出文創展示區,構建起集觀展、休閑、消費于一體的復合型體驗空間,滿足不同游客的文化消費需求。

  圖片

圖為游客在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參觀。鐘旖攝

  “勿忘國恥”“生逢盛世,無比光榮”

  “我們不應忘記傷痛,更當發奮圖強”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每一步都承載著歲月的重量。”

  圖片

圖為游客在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內獻花緬懷。鐘旖攝

  正值暑假,

  從全國各地前來研學參觀的學生絡繹不絕。

  在展館的留言頁上,

  青少年們不禁提筆,寫下感言。

【編輯:黃鈺涵】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