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前副總理托濟克:“上海精神”符合人類共同利益
中新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李京澤)今年是上海合作組織的“中國年”,中國將在天津主辦上合組織峰會。白俄羅斯前副總理、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白方院長托濟克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指出,“上海精神”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契合,符合人類的共同利益。
2006年至2011年,托濟克曾任白俄羅斯駐華大使。他說自己和上合組織頗具緣分——白俄羅斯于2005年提交成為上合組織觀察員國的申請,而一年后托濟克接任駐華大使,當時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推動白俄羅斯加入“上合組織大家庭”。
去年,上合組織正式接收白俄羅斯為成員國,這令托濟克深感自豪。過去20年來,他一直關注上合組織發展歷程,并嘗試從“上海精神”與上合組織實踐中找尋應對全球挑戰的建設性方案。

托濟克表示,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層出不窮的背景下,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強調相互理解、尊重不同國家的發展道路和文化傳統,符合人類的共同利益。
如今,世界變亂交織,全球性挑戰有增無減。托濟克分析稱,問題和亂象的背后隱藏著深層次、系統性的文明危機。“所有國家和人民必須盡快認識到我們是命運共同體。”
他認為,“上海精神”強調多樣文明的重要性,通過尊重多樣化以邁向共同的成功,與中方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契合。而在實踐層面,上合組織在制定多邊合作規劃時具有極佳的磋商協調能力,有望為應對全球性挑戰提供“上合范本”。
“‘上海精神’符合當前世界絕大多數人的愿望和情感,希望世界各國能仔細聽一聽本次峰會的決定和呼吁。”托濟克表示。
20年來,托濟克的職業和生活與中國緊密相連。駐華期間他到訪過中國大部分省份,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就。中國人的熱情開放、對祖國的自豪感和未來發展的自信心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來托濟克擔任白俄羅斯副總理,長期主管白中關系及對華合作事務。他翻看了很多記錄中國治國理政經驗的書籍,厚厚的筆記記錄著他對中國經驗的思考。
在他看來,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積累的經驗不僅對未來自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他國家也有借鑒意義。“一個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中國,能夠把本國的戰略利益和人類的共同利益結合在一起。”
2014年,托濟克從副總理職位上卸任后,擔任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白方院長,致力于深入研究中國和推廣中國語言文化,增進白中兩國相互了解。
憑借多年對華工作經驗,他開設兩門課程:“中國學”介紹中國各領域的現代成就,“中國歷史”教授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脈絡。他還主持編纂了多本研究中國制度、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合作等方面的書籍。
談起自己長期傳播中國文化、講述白中友好故事的初衷,托濟克說,這不僅在于白俄羅斯人與中國人在愛好和平、尊重其他文化習俗等方面理念接近,更在于中國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和期待,為世界所需要。
在眾多國際場合,托濟克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他認為其從根本上回應了世界各國追求發展進步的共同訴求,凝聚了各國人民建設美好未來的最大公約數。
在他看來,中方主辦上合組織峰會是“上海精神”的再一次彰顯,期待本次峰會能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上合力量”。(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12:19:22
- 2025年08月27日 00:28:34
- 2025年08月26日 17:19:32
- 2025年08月26日 11:38:49
- 2025年08月26日 11:17:41
- 2025年08月26日 11:00:53
- 2025年08月26日 07:31:55
- 2025年08月26日 05:22:43
- 2025年08月25日 20:00:28
- 2025年08月25日 18: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