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功臣獎獲得者呂西林:從高層建筑看上海浦東數十載“蛻變”
中新網上海8月26日電 (記者 鄭瑩瑩)每當臺風來襲,地處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的中國第一高樓——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就備受關注。這幢摩天高樓的125層上有重約1000噸的阻尼器,被形容為“鎮樓神器”。
2024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26日在滬揭曉,同濟大學教授呂西林獲科技功臣獎。他出生于1955年1月,先后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呂西林在受訪時講述了在600多米高度安放1000噸阻尼器的難度。
一般國際上認為,25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靠提高結構剛度和強度來應對地震和風振,從經濟性和使用空間上看是不合理的。因此當時他所在的同濟大學團隊建議所負責的建筑設計公司將這一“鎮樓神器”放入設計方案,并負責其參數設計。
不僅是上海中心大廈,作為知名的建筑結構抗震專家,呂西林在復雜高層建筑抗震、隔震和減振等領域取得系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應用于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數十幢復雜高層建筑。
他在受訪時回憶起,在20世紀90年代,浦東開發開放以后,建設需求非常大。“伴隨著開放的力度加大,境外(建筑設計)企業也進來了,設計建造了很多結構復雜、造型新穎的建筑工程。”
呂西林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到上海是1979年來求學,幾十年后,站在上海中心大廈的阻尼器旁,看著周邊的建筑工程,其中很多是他曾參與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俯瞰這些工程,見證上海浦東數十載的變化,他深感自豪。
“1993年開始,上海高層建筑大量涌現。這些年,城市變化很大,我們趕上了大發展機遇。”他說。(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12:19:22
- 2025年08月27日 00:28:34
- 2025年08月26日 17:19:32
- 2025年08月26日 11:38:49
- 2025年08月26日 11:17:41
- 2025年08月26日 11:00:53
- 2025年08月26日 07:31:55
- 2025年08月26日 05:22:43
- 2025年08月25日 20:00:28
- 2025年08月25日 18: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