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海南產經新觀察:商業航天,文昌的“產業名片”

分享到:
分享到:

海南產經新觀察:商業航天,文昌的“產業名片”

2025年10月25日 09: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海南文昌10月25日電 (記者 張茜翼)在海南,“國際航天城”是文昌最亮麗、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而“商業航天”成為文昌最吸睛、最具標志性的“產業名片”。

10月16日9時33分,中國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1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文昌已經邁入多重發展機遇疊加期、高質量發展窗口期、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期。文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袁世英近日受訪時表示,文昌依托航天發射場,具有發展商業航天產業的巨大優勢。

  三大發展優勢明顯

  文昌發展商業航天產業的巨大優勢具體表現在哪兒?袁世英告訴記者,三大發展優勢明顯:

  一是區位優勢。文昌是唯一兼具“低緯度+濱海發射”雙重優勢的航天基地,具有不可復制的發射與回收地理區位優勢。

  二是政策優勢。文昌依托海南自貿港“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政策,并獨享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為海南特別制定的商業航天促進政策,使得航天企業可享受進口設備免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

  三是產業生態優勢。文昌依托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堅持“以場帶產”,成功引進了火箭院、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空天院、中國星網等為代表的產業鏈主單位。目前,文昌匯聚近3000家企業,其中航天類企業超700家,構建起“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三鏈”協同的商業航天產業生態。

  新簽9個項目,總投資16億元

  在日前剛落幕的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海南專場活動中,文昌依托產業和政策優勢,成功簽約九天行歌(海南)火箭貯箱及火箭動力系統子級總裝基地、衛星結構熱控產品產線建設與運營、航天超算中心數字加工貿易等項目9個,總投資額16億元。

  從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海南專場活動可見,此次商業航天專場對接活動成功簽約衛星電子單機產線建設與運營、尼泊爾S2S衛星搭載發射服務等4個項目,航天產業鏈承接成效顯著。目前,文昌還在大力推進商火公司海南總裝測試復用工廠及靠前運營保障基地、重型運載火箭等項目年底落地,總投資有望超百億元。

  同時,文昌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加速閉環。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已具備“雙工位、多型號、高頻次”發射能力,3、4號工位正在加速建設,預計2026年具備發射能力,力爭2030年達成航班化發射目標。

  在文昌,星際榮耀運載火箭總裝總測復用工廠(一期)已竣工投產。袁世英表示,文昌正在持續推進發射工位及海上回收平臺建設,衛星超級工廠即將建成投產,將帶動相關配套產業集聚發展。

10月9日,星際榮耀運載火箭總裝總測復用工廠項目(一期)在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竣工,吸引嘉賓前來參觀。該工廠以“總裝、總測、復用”三位一體模式建設,將用于商業運載火箭的整體裝配、測試及重復使用等領域?!?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產業融合,構建新業態

  “航天+信息”“航天+文旅”等產業相互融合,構建新業態,也成為文昌航天產業發展的一大特點。依托海南自貿港政策,文昌聚焦遙感數據領域,將航天產業優勢與數字貿易創新深度融合,建成“瀾滄江—湄公河衛星遙感數據中心”、泰國低時延跨境數據專線,與香港天文臺簽訂氣象數據服務合同,實現首單氣象衛星數據出口。

  與此同時,文昌牽頭實施“上合組織衛星遙感數據與應用綜合示范項目”,在哈薩克斯坦建設數據接收處理系統;聯合泰國申請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共同設計運營瀾湄智能計算衛星星群;聯合40余家單位深化論證“國際衛星數據交易服務平臺”建設方案,推動衛星數據資源標準化、資產化與國際化。

  目前,文昌已啟動國際衛星數據交易服務平臺建設,計劃牽頭成立亞洲商業航天聯盟,聯合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及西亞地區伙伴,搭建民商航天國際平臺,啟動全球衛星AIT總部基地建設,打造面向全球的共享AIT工廠,支持500公斤級衛星批量生產。

  此外,文昌航天瑤光觀禮平臺、航天觀禮中心、極星隕石博物館、航天科普中心已投入使用,航天主題公園正加速落地。袁世英稱,2025年夏季發射活動帶動周邊民宿預訂率超90%,預計明后年,航天文旅產業規模將不斷突破新高,并有望成為全球航天文化新地標。

  到文昌看火箭發射,已成為游客到海南必打卡項目。袁世英說,未來,一周發射一次火箭將不再是奢望,到海南看火箭發射也會成為一種標配。(完)

【編輯:黃鈺涵】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