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可持續發展青科獎獲得者:“嘗試”何以為貴?
中新網溫州10月26日電(鮑夢妮)10月25日,2025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以下簡稱“青科會”)全體大會在浙江省溫州市舉行,揭曉第三屆“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多位獲獎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均提到“嘗試”的重要性。
據悉,第三屆“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由世界青年科學家聯合會、溫州世界青年科學家成長基金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與領導力發展中心共同發起,以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8個領域作為評獎方向,旨在遴選并支持全球范圍內為解決人類發展難題作出卓越貢獻的青年科技領袖。

意大利都靈大學教授瑪麗安杰拉·魯索是本屆“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獲獎者之一。其聚焦于結直腸癌,受細菌活機制的啟發,首次揭示了腫瘤細胞在靶向治療中的“應激響應機制”,這種機制會導致“癌癥持留細胞”對靶向治療產生耐藥性,并提出更精準、個性化的癌癥治療新策略。
“做研究需要打破思維定式,挑戰習以為常的東西,需要足夠的勇氣質疑自己的思考方式。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科學問題,將更接近新的發現。”瑪麗安杰拉坦言,青年科研人員在工作中可能面對非常沮喪的時刻,但不應失去激情。此外,與不同國家、不同學科的同行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基礎。
“今天的這份認可不僅是個人榮譽,更提醒著我們共同肩負的責任——建設一個更加持續、包容的未來。它印證了勤奮、好奇與堅守能夠引領我們取得重要成就。”瑪麗安杰拉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
據統計,本屆“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共收到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204份申請,與2024年相比,數量增長幅度達到40.7%。
第三屆“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瑞士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教授沃爾夫岡·特雷斯是光伏技術研究的引領者,在新型半導體材料與光伏器件領域深耕多年。沃爾夫岡認為,年輕的科學家應該努力抓住機會,即便失敗十分常見,也要敢于嘗試。“我不能因為競爭激烈,就放棄申請這個獎項。”
此外,英國Porotech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劉穎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王輝分別因在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光子量子計算等領域的卓越貢獻,獲得本屆“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
青年科學家是全球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社會各界應如何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敢于嘗試的環境?
歐洲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唐納德·布魯斯·丁威爾在全體大會致辭時表示,從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到獨當一面的科學領軍者,僅靠個人才智遠遠不夠,需要創造更多讓青年科學家主導而非參與的機會,這需要資金支持、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允許進行學術探索的自由。
“我們必須建立包容失敗的環境,因為認知的突破往往孕育于挫折中。”唐納德說。
為助力青年科學家成長,當日青科會同步啟動“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新創業成長支持計劃”。該計劃包括與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聯合出版外文學術期刊;與中國核工業聯合研究生院圍繞核領域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與上市企業聯合設立專項領域支持計劃;組建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創業基金聯盟等內容。(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26日 19:28:09
- 2025年10月26日 18:28:19
- 2025年10月26日 16:10:40
- 2025年10月26日 12:25:44
- 2025年10月25日 23:09:34
- 2025年10月25日 23:06:09
- 2025年10月25日 19:28:35
- 2025年10月25日 19:12:08
- 2025年10月25日 18:44:16
- 2025年10月25日 13:56:26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