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抗戰勝利80周年)南美百年僑報:烽火中的赤子紐帶

分享到:
分享到:

(抗戰勝利80周年)南美百年僑報:烽火中的赤子紐帶

2025年06月23日 1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題:南美百年僑報:烽火中的赤子紐帶

  中新社記者 韓輝

  “抗戰時期,《公言報》一方面通過報道抗日英勇事跡,喚起旅秘同胞團結抗戰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面積極呼吁廣大僑胞募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93歲的秘魯洪門民治黨盟主羅振中雖年事已高,但歷史記憶依然清晰。

  1910年3月7日,《公言報》作為旅秘洪門致公堂支部的機關報在利馬創刊,并以美洲洪門致公堂的三大信條“義氣團結、忠誠救國、俠義鋤奸”為辦報宗旨。創刊之初取名為《興華報》,后幾易其名,最終定為《公言報》。

近日,秘魯洪門民治黨盟主羅振中認真觀看《公言報》的歷史變遷。(受訪者供圖)

  羅振中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采訪時說,《公言報》的創立是為了支持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運動,同時維護秘魯華僑華人的權益。抗日戰爭爆發后,抗擊外侮、救亡圖存成為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海外華文報刊形成了空前一致的抗日輿論,秘魯華僑和《公言報》也不例外。

  “二戰期間,中國抗日戰爭的新聞并非秘魯當地主流媒體的主要關注內容,但華僑迫切希望了解祖國戰場的最新情況。”羅振中介紹說,洪門致公堂分支機構遍及秘魯各省份,《公言報》于是成為報道抗戰新聞、聯絡散居各地僑胞參與募捐的重要渠道。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消息傳到秘魯,在當地華僑華人中引起了極大震動。秘魯各地僑團在中華通惠總局領導下,聯合成立“秘魯華僑抗日籌餉總會”,組織僑胞通過義演、義賣、認購公債、捐款等多種方式支援抗戰,挽救民族危亡。

  秘魯《公言報》總編輯孟可心告訴記者,他的筆記本里至今保留著對已故愛國僑領何蓮香的采訪記錄。何蓮香出生在秘魯利馬,抗戰爆發時,還是個十來歲的學生。據何蓮香回憶,老師每天都會給學生們講述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暴行。那時,《義勇軍進行曲》和《松花江上》是他們反復吟唱的歌曲,同學們誓言“絕不能做亡國奴”。

  在老師帶領下,何蓮香和學校話劇團的同學不僅活躍在利馬街頭,更長途跋涉到秘魯南北各地的華僑華人社區義演募捐,支援中國抗戰。每次收到捐款,何蓮香都會給捐錢的人胸前戴上一朵花。在她看來,捐款數額雖不大,但積少成多。

  秘魯僑胞的抗日義舉得到了當時許多中國軍政要人的支持。他們紛紛題寫書法作品,并派人送到秘魯,以支持僑胞的抗戰義賣活動。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也曾為秘魯華僑愛國籌款的壯舉題詞:“萬里外六千僑胞,統籌債捐達二百萬秘幣,是僑胞之模范,是抗戰之光榮。”

  “時至今日,在秘魯中山隆鎮隆善社,看到這些珍貴的義賣作品,依然能感受到當年秘魯華僑為支持抗戰的熾熱愛國之情。”孟可心感慨地說。

  抗戰勝利后,愛國精神深植僑胞血脈。孟可心告訴記者,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公言報》涌現出張耀明、劉劍虹、何蓮香一批杰出報人,他們通過報紙為僑胞答疑解惑,宣傳新中國的巨大變化,成為秘魯華僑華人乃至秘魯社會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孟可心特別提到,昔日為抗戰街頭義演募捐的何蓮香,大學畢業后進入《公言報》擔任編輯和記者,并在此耕耘了25年。在擔任《公言報》主編期間,何蓮香受秘魯政府委托,積極為秘魯與中國建交穿針引線。兩國建交后,何蓮香多次跨洋奔走,推動秘中文化、經貿領域交流與合作。

  2025年1月30日,秘魯國會通過動議,表彰《公言報》在促進秘中文化交流及助力中國民眾了解秘魯方面作出的貢獻。“我們將不忘初衷,繼續弘揚老一輩華僑愛國愛鄉的傳統。搭建起兩國民心相通的橋梁,讓這份百年老報結出新的碩果。”秘魯《公言報》社長季曉東說。(完)

【編輯:陳海峰】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