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一紙烽火僑批訴說潮汕僑胞家國情
中新社汕頭8月5日電 題:一紙烽火僑批訴說潮汕僑胞家國情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茲國難當頭,為爭取國家存亡保守領土而致大戰。在廣東,一方面糧食自然高貴,只求勿至恐慌,勿逢戰爭之地,則愿足矣。當此時期,家中須著節儉……”5日,記者在著名僑鄉廣東汕頭舉辦的“烽火僑批家國情”僑批檔案專題展觀展活動看到,1938年馬來西亞潮汕華僑陳嘉成寄澄海雙親的批信中,表達了對家鄉境況的擔憂和對家中親人的牽掛。
“烽火僑批家國情”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僑批檔案專題展觀展活動8月3日至9月30日在汕頭市舉行。
此次共展出僑批及相關資料圖片130多幅,其中精選的抗戰時期潮汕地區珍貴僑批檔案,通過圖文加實物形式,講述抗戰時期海外僑胞愛國愛鄉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海內外潮汕兒女并肩作戰、共御外辱、頑強不屈的英勇抗戰事跡。

“僑批”是華僑華人通過民間渠道及后來的金融郵政機構寄給家鄉眷屬的書信和匯款合稱,長期流行在海外華僑華人的僑居地與東南沿海僑鄉之間,流傳時間長達150多年。2013年“僑批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振盛興批局創始人曾仰梅之子曾益奮5日參觀展覽時告訴記者,振盛興批局由父親于1899年創辦。抗戰時期,振盛興批局千方百計通過水客經東興匯路把僑批轉入汕頭,以解僑眷燃眉之急。當年在潮汕地區,有著數百萬僑眷,依靠著家人通過僑批從海外寄回生活費。
他說,父親曾仰梅在泰國響應愛國僑領蟻光炎的號召,不僅自己捐資、發動親人參與,還把振盛興批局當成募捐點,發動僑胞為抗戰捐款捐物,并將籌集到的資金和物資送到前線支持抗戰。
“東興匯路”開拓者之一趙開鉗之子趙永興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候,父母親冒著生命危險于1942年春開辟“東興匯路”,并交由母親伍如英管理。
他回憶,6歲的時候,全家為了躲避日軍追捕,在北部灣海域的漁船上飄了好幾個月,一次日軍飛機來轟炸,母親墜海,險些失蹤。但是父母親沒有放棄,依舊冒著生命危險一次次將僑批和抗戰物資運回家鄉。
汕頭市政協文史研究員、僑批收藏家馬學東表示,“東興匯路”是這次僑批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抗戰最艱難的時候多方合作打造的一條抗戰特殊僑批運輸通道?!皷|興匯路”帶來的僑匯養活了潮汕以及福建南部幾百萬僑眷,同時它也是一條輸血線,運送了海外華僑的捐款和物資,有力地支援了前線的抗戰。我們要繼承僑批精神、傳播僑批精神。
參觀僑批展的少年趙苡然說:“一封封抗戰時期的僑批中有許多老故事,看到華僑們在祖國困難的時候堅持寄錢支援祖國,我很感動,要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7:42:15
- 2025年08月26日 07:26:37
- 2025年08月22日 10:06:43
- 2025年08月20日 11:24:31
- 2025年08月18日 09:48:35
- 2025年08月15日 14:22:12
- 2025年08月13日 09:30:57
- 2025年08月11日 15:01:28
- 2025年08月05日 14:00:56
- 2025年07月29日 11: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