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楊柏云:一生做好一件“蘭”事

分享到:
分享到: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楊柏云:一生做好一件“蘭”事

2025年05月29日 18: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5月29日電 題:楊柏云:一生做好一件“蘭”事

  作者 孔令佑

  繼成功拯救植物界“金絲猴”大黃花蝦脊蘭后,南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柏云和他的團隊最近又有新突破。

  楊氏丹霞蘭,是一種處于極度瀕危狀態,堪稱植物界“大熊貓”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我國極小種群保護物種,其生活型為腐生,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移栽不能成活。楊柏云告訴記者,歷經多年研究,他們現在不僅全面摸清了楊氏丹霞蘭在江西省的分布及蘊藏量,還完成了傳粉生物學研究,攻克了導致其瀕危的機制,突破了共生培養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研究成果很可能超越之前在大黃花蝦脊蘭上取得的成就”。

  大黃花蝦脊蘭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這種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500米的疏林地,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苛刻,自然分布范圍也因此非常有限。2021年國家林草局統計發現,大黃花蝦脊蘭全國野生資源存量不足300株。

圖為南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柏云在野外調查中。(受訪者供圖)

  除了數量少,大黃花蝦脊蘭的繁殖也是個難題。楊柏云介紹,“廣種薄收”是蘭科植物的典型繁殖特征。種子缺乏胚乳,無法實現營養自給,需要與真菌結合才能促進萌發,無菌條件下需要120多天才能萌發,萌發率僅有18%。

  但如今,大黃花蝦脊蘭已連續三年在江西井岡山、湖南崀山等19個野外回歸點開花,完成了其在自然界的自我更新,標志著這一物種的保育取得階段性成果。這背后,離不開楊柏云團隊的努力。

  幾年前,一位向導給楊柏云發來野生大黃花蝦脊蘭的照片。這是江西境內首次發現這種珍稀植物的蹤跡,令楊柏云驚喜不已。

  “一個物種就是一個基因庫。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大自然中極為寶貴的基因資源。”為了保護該物種,楊柏云隨即帶領團隊開始了艱難攻關。為了從數萬種真菌中尋找匹配的共生菌,實驗室常常徹夜燈火通明。經過五年上千次試驗,他們終于建立了無菌培養和真菌共生培養的繁殖體系,使種子能在30天至60天內發芽,對大黃花蝦脊蘭進行了規模化育苗。

  從實驗室繁育到野外回歸,每一步都離不開辛勞與汗水。科研人員常需面對螞蟥叮咬、毒蛇威脅、車陷泥潭等險境。“有時候野豬會沖破護欄,回歸點的小苗全被踩爛。一些植食性的小動物也會‘光顧’,辛苦培育的幼苗就毀于一旦。”楊柏云苦笑著說。歷經種種困難,團隊最終攻克了大黃花蝦脊蘭的繁殖難題,建立起國內首創的大黃花蝦脊蘭快速繁殖體系以及共生培養體系。

  “我們計劃逐步擴大保育規模,力爭將大黃花蝦脊蘭成功引入長江流域各省份的適宜生長區域,并期待在政府各部門的支持下,實現10萬株大黃花蝦脊蘭的回歸目標。”楊柏云曾說。

  他表示,目前該團隊在做好保育的同時,也會在每個大黃花蝦脊蘭回歸點對保護區工作人員和當地村民進行科普,培訓技術隊伍,希望有更多人共同守護這美麗的物種。

  從1986年來到江西大學(現南昌大學)生物系,跟隨其他老師從事大花蕙蘭的組織培養工作至今,楊柏云已與蘭科植物結緣近40年。

  現在,已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范老師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的楊柏云依然奔波在科研一線。雖然大黃花蝦脊蘭研究已轉入監測階段,但他“與時間賽跑”的腳步從未停歇。“花在哪里開,我就去哪里”的承諾,正指引著他在楊氏丹霞蘭的研究道路上繼續前行。(完)

【編輯:曹子健】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