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曉鐘追憶祖父盧作孚:青年接棒創造“世界花園”

分享到:
分享到: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曉鐘追憶祖父盧作孚:青年接棒創造“世界花園”

2025年08月22日 12: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重慶8月22日電 題:盧曉鐘追憶祖父盧作孚:青年接棒創造“世界花園”

  作者 梁欽卿

  “愿人人皆為園藝家,將世界造成花園一樣。”在重慶北碚公園的作孚園內,石碑上這句盧作孚的名言依然清晰醒目。

圖為重慶北碚公園的作孚園。梁欽卿 攝

  “在抗戰時期,祖父是真正的‘逆行者’。”盧作孚之孫、民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曉鐘近日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說。

  時間回溯到1938年10月,彼時武漢遭受日軍侵略已淪陷,日機不斷從武漢飛臨宜昌轟炸掃射。著名愛國實業家、民生公司創始人盧作孚為保存中國工業命脈,率領民生公司完成的“宜昌大撤退”,被譽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當時,宜昌擁塞著3萬名以上待運人員和9萬噸以上待運的軍工設備等器材,必須迅速搶運到大后方重慶。宜昌到重慶的24艘輪船當中,有22艘輪船來自民生公司,按當時運力,完成搶運至少要1年時間。而且,宜昌上游江面灘險流急,還有約40天就將進入枯水期,屆時大型輪船將不能航行。

  盧作孚親赴宜昌指揮民生公司船隊以及大量木船,冒著日機轟炸投入搶運,白天航行,夜間裝卸。僅用40天時間,將擁塞在宜昌的3萬多人全部運走,9萬多噸設備器材運走三分之二。

圖為位于重慶北碚的盧作孚紀念館中展示的“宜昌大撤退”相關史料。梁欽卿 攝

  “岸上每數人或數十人一隊,抬著沉重的機器,不斷地歌唱,拖頭往來的汽笛,不斷地鳴叫,輪船上起重機的牙齒不斷地呼號,配合成了一支極其悲壯的交響曲,寫出了中國人動員起來反抗敵人的力量。”后來,盧作孚在《一樁慘淡經營的事業——民生實業公司》中如此描述當時的情景。

  “祖父在事后回憶,宜昌的這一段撤退不但是民生公司的一段最艱巨的工作,也是整個抗戰運輸當中的一段最艱巨的工作。”盧曉鐘介紹,“宜昌大撤退”結束后,祖父和民生公司仍在繼續開展救國行動。

  整個抗戰期間,民生公司共運送出川部隊270多萬人,其他各類人員150余萬人,各種物資約100萬噸;民生公司被炸沉炸毀輪船16艘,117名船員犧牲、76名船員傷殘。

圖為盧作孚之孫、民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曉鐘接受中新網專訪。梁欽卿 攝

  時光輪轉,“宜昌大撤退”的事跡已成過往,今日之中國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盧作孚提出的“世界花園”愿景,已影響一代又一代青年。

  “祖父當年創辦民生公司時才32歲,正值青年。”盧曉鐘說,祖父曾提到“青年不是為謀自己的出路,而是替社會謀出路”,“世界花園”應由青年接棒創造,祖父的精神正由當代青年賡續。

  位于北碚的西南大學內有一個名為“作孚學社”的學生社團,以盧作孚先生的名字命名,至今已成立17年。在“00后”社員宋思懿看來,盧作孚先生的功績不僅在于指揮“宜昌大撤退”,更在于通過鄉村建設、實業救國等壯舉推動了社會進步。

  加入“作孚學社”近三年,宋思懿每學期都會和社員們參加各類活動,了解生態農業發展以及農作物種養知識。學社去年協助學校承辦豐收節活動,參與人數遠超她預期。她感慨道:“如今的青年并未遠離腳下這片土地。”

  “作孚先生所謂的‘花園’是一處生機勃勃之地,青年要錘煉過硬的‘園藝技能’。”她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要具備綜合知識,這樣才能更好應對未來的挑戰。“青年要做實干者,作孚先生當年為青年埋下的種子,正在發芽、開花。”(完)

【編輯:蘇亦瑜】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