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兩高”發典型案例:金店老板配合電詐人員轉移贓款獲刑

分享到:
分享到:

“兩高”發典型案例:金店老板配合電詐人員轉移贓款獲刑

2025年08月25日 15: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高萌)金店老板明知大額購買金飾的買主可疑,卻為牟利繼續與犯罪分子做生意;三名被告人準備多張銀行卡接收電詐分子的資金,通過網絡平臺和虛擬貨幣幫對方轉移資金……這些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應如何處置?

  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發布《關于辦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并發布了6個相關典型案例。《解釋》自8月26日起施行。

  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發布《關于辦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高萌 攝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是實踐中案件數量最大的洗錢類犯罪,也是與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密切關聯的下游犯罪。2020年至2024年,檢察機關起訴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23.02萬件,人民法院審結一審案件22.09萬件,有效震懾和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上游犯罪,有力推進了反洗錢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犯罪形勢的變化,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法律適用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本次發布的《解釋》共12條,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內容:

  一是嚴密刑事法網。《解釋》針對實踐中犯罪手段不斷翻新甚至隱形變異的形勢,明確刑法第312條規定的犯罪方法包括“任何足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為手段”,指導司法機關依法懲治各種類型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行為,讓犯罪分子無處遁逃。

  二是嚴格認定“明知”。根據法律規定,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構成以“明知是犯罪所得”為前提。《解釋》針對實踐中對這一主觀要件把握不準、存在拔高認定的情況,修改完善明知的審查判斷規則,強調嚴格依法認定明知、慎用推定。司法機關在審查涉銀行卡的幫助行為是否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時,要嚴格按照證據裁判原則認定行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防止不當擴大刑事打擊面。

  三是明確入罪標準。《解釋》在入罪方面繼續采用綜合性認定標準,是服務我國反洗錢工作大局,依法懲治洗錢類犯罪的現實需要,也是堅持治罪與治理并重,統籌做好電信網絡詐騙關聯犯罪行刑銜接的重要舉措。《解釋》規定應當從上下游關系、主觀惡性、行為手段、涉案金額、犯罪后果等方面綜合判斷行為社會危害性,更加精準打擊犯罪。對數額較小但與上游犯罪關聯緊密、情節惡劣、實際危害較大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行為,可以定罪處罰;對數額較大但因與上游犯罪關聯松散、情節輕微、實際危害較小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行為,也可以不起訴或免予刑事處罰。

  四是優化加重處罰標準。《解釋》對“情節嚴重”的認定即加重處罰標準作了進一步優化,根據上游犯罪類型,區分非法采礦罪等定罪量刑標準相對較高的犯罪和其他犯罪,分別設置了五百萬元和五十萬元的數額標準,規定同時滿足數額標準和具備一定情節的,可以適用加重處罰幅度量刑,這既符合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又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追贓挽損,彌補人民群眾財產損失。

  五是增加從寬處罰情形。在第四條從輕處罰條款中增加一項“積極配合司法機關追查上游犯罪起較大作用的”。專門針對行為人積極配合追查上游犯罪,但尚不構成立功的情形,鼓勵行為人積極配合追贓挽損,努力挽回人民群眾財產損失,爭取獲得從輕處罰。

  此外,“兩高”還發布了6個依法懲治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兩個案例都與電信網絡詐騙相關。

  案例一中,被告人安某某等三人通過OKEX等網絡交易平臺將他人犯罪所得用于購買虛擬貨幣,再以虛擬貨幣形式實現資金快速轉移,幫助犯罪分子轉移大量資金,并逃避公安機關追查。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被告人安某某、陳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判處被告人郭某有期徒刑二年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最高人民法院方面介紹,針對實踐中掩飾、隱瞞犯罪手法的不斷翻新,《解釋》明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的“其他方法”,包括任何足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為手段。對于司法實踐中越來越專業、隱蔽的資金轉移行為,司法機關要透過資金流轉的表象,準確識別各類迷惑性強的犯罪手段,精準打擊犯罪。

  案例二中,被告人詹某某系廣東省饒平縣鑫某福珠寶店店主,店員向其匯報有人大額購買黃金首飾的行為明顯異常,可疑人員報一個購金總金額,由店員確定購買黃金首飾的數量,對款式在所不問,付款時一邊與他人手機交流,一邊按對方指示換用多張銀行卡分散刷卡支付。但是,詹某某出于牟利目的,指使店員繼續向可疑人員出售黃金首飾。其還與可疑人員建立手機聯系,并在2022年2月被公安機關明確告知他人購金款涉詐后仍繼續交易。2022年3月至4月,詹某某配合可疑人員完成交易,收到購金款共計600余萬元,已查明均系電信詐騙犯罪所得,涉及91名詐騙被害人。至本案二審判決時,扣押在案的贓款及黃金首飾折合人民幣500余萬元,上游犯罪被害人的絕大部分損失得以挽回。

  饒平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詹某某明知他人利用大額黃金交易方式轉移犯罪所得,仍配合交易,其行為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且系情節嚴重。根據其犯罪行為及積極協助追贓挽損等情節,認定被告人詹某某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宣判后,詹某某提出上訴,二審維持一審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方面介紹,《反洗錢法》明確規定從事規定金額以上貴金屬、寶石現貨交易的交易商屬于“特定非金融機構”,必須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大額交易報告、可疑交易上報等義務。對此,司法工作人員要根據交易異常性、相關微信聊天記錄、證人證言、被告人供述及辯解等證據綜合審查判斷行為人是否明知是犯罪所得,依法懲治利用黃金交易實施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行為。(完)

【編輯:張令旗】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