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百歲抗戰老兵:猶記槍林彈雨護傷路
中新網煙臺8月25日電 題:百歲抗戰老兵:猶記槍林彈雨護傷路
作者 肖水蓮 王嬌妮
烽火歲月里,山東膠東大地遍布抗爭印記。在煙臺黃渤海新區潮水鎮潮水一村,101歲的張華英老人,至今仍能清晰回憶起自己挎起醫護包、在槍林彈雨中為戰友救治的經歷。

張華英1924年出生,成長時家鄉蓬萊遭日軍侵擾,陷入動蕩。1942年,聽到參軍動員的她當即報名,前往北海軍區根據地,成為山東北海軍區司令部衛生隊的一名看護員。
“剛去衛生隊的時候有點害怕,可看到戰士們血淋淋的傷口,就釋然了。”回憶起當時的心境,老人的話語中仍透著堅定。
憑借刻苦學習,她很快掌握了護理要點:給傷員送飯要快,喂飯動作要穩;傷口清洗必須徹底,包扎要緊密牢固。從黃縣(今龍口)到掖縣(今萊州),她跟隨部隊在膠東各地轉戰,在炮火中練就了熟練的護理技能。
抗戰期間,日軍對膠東抗日根據地發動了持續40多天的“拉網合圍”大“掃蕩”。為躲避敵人的瘋狂殺戮,張華英和戰友們常常夜以繼日地艱苦行軍。“被敵人包圍后,一連翻了好幾座山,最后躲到大磁山后面,布兜里的饅頭都跑丟了。”
說起日軍的殘忍,張華英幾次哽咽:“我們向來優待俘虜,還給他們治傷,可敵人卻把我們的傷員都害死了!”
她還清楚記得:“我是O型血,那時候沒有血庫,戰友們失血多了,就抽我的血。”緊急時刻,她多次為戰友輸血,鮮血里凝結著生死與共的戰友情。
在部隊的培養下,張華英從看護員成長為護士,后來又擔任山東北海醫院手術室室長。她不僅為戰友療傷,還常為當地村民看病診療。
如今,潮水鎮的田埂早已不見彈痕,膠東大地的山河愈發壯麗。雖已百歲高齡,張華英精神尚好。她常對后輩說:“我做的這些,與在戰爭中灑熱血、拋頭顱的英雄們相比,實在微不足道。”(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8:42:51
- 2025年08月27日 07:55:25
- 2025年08月27日 06:02:09
- 2025年08月26日 14:29:20
- 2025年08月26日 12:00:40
- 2025年08月26日 11:25:58
- 2025年08月26日 11:04:39
- 2025年08月26日 09:53:36
- 2025年08月26日 09:39:05
- 2025年08月26日 05: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