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戰力量助力湖北茅箭“工業銹帶”變“生活秀帶”
中新網十堰8月26日電 (張倩龍 陳永蓮)“斑駁的工業遺存被賦予新生,如今已成為民族交融的新場域。”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武當路街道路北社區黨支部書記陳莉君近日表示。如今在該街道,曾經的“工業銹帶”蛻變成“z世代”愛逛的“生活秀帶”。
1969年,第二汽車制造廠作為國家三線建設重點項目在十堰地區開工建設。同年,十堰市正式建市。來自北京、上海、東北等地的建設者匯聚于這座昔日的山區小鎮,這里由此也成為湖北省少數民族散居重要地區之一。
天蒙蒙亮,路北社區52市集內人群熙熙攘攘。菜場內商販吆喝聲此起彼伏,面館、包子鋪等早餐店座無虛席,煙火氣十足。若不是富含工業氣息的建筑風格,游客很難想象,如今的網紅打卡點,是由老工業社區“蝶變”而來。

為順應各族民眾流動融居趨勢,武當路街道將厚重的東風老工業片區融入城市更新,打造民族互嵌式城市更新樣板。街道整合東風公司52廠閑置廠房、廢棄車間、倉庫等建筑,通過空間整理、利舊建新,打造融合民族風與工業風的“52市集”等。
“市集改造后,周邊環境自不必說,客流量也多了不少。”在52市集經營著一家回民餐館的馬敏表示。改造后,臨時板房蛻變為美食街,原有的菜市場提檔升級,市集外還設置有“顧家暖心港”,滿足商戶市民磨刀磨剪、配鑰匙、衣物縫補等生活需求。
走進湖北東風申龍進氣系統有限公司,車間一片繁忙。回族企業家趙軍作為該公司創始人,深耕空氣濾清器領域20余年,吸納各族職工220人,成為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標桿。

“我們時常舉辦相關活動,聚焦員工技能提升,提升工作氛圍。”趙軍介紹道。據了解,武當路街道近年來深化經濟互嵌,夯實共富根基。通過孵化“同心共富聯盟”品牌,拓展各族民眾就業增收渠道。成立“東風鍛造產業創新聯盟”“52市集商戶聯盟”等,實施“家門口就業直通車”,提供就業服務千余人次。
眼下,武當路街道正積極爭創全國第十二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未來,茅箭區將全力構建全方位互嵌式社會結構,助力“工業銹帶”向“生活秀帶”蝶變。(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9:53:31
- 2025年08月27日 09:36:06
- 2025年08月27日 09:22:35
- 2025年08月27日 08:42:51
- 2025年08月27日 07:55:25
- 2025年08月27日 06:02:09
- 2025年08月26日 14:29:20
- 2025年08月26日 12:00:40
- 2025年08月26日 11:25:58
- 2025年08月26日 1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