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丹江口:“一庫清水”滋養百億水產業
中新網湖北丹江口10月27日電 題:湖北丹江口:“一庫清水”滋養百億水產業
作者 胡傳林 張斌
鄂西北群山環抱間,丹江口水庫如一塊碧綠翡翠鑲嵌于漢江與丹江交匯處。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這片常年保持Ⅱ類以上、核心區水質達Ⅰ類的“好水”,不僅滋養著北方受水區民眾,更催生出一個以水為核、全鏈發展的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讓“丹江口好水”成為輻射南北的區域名片。
秋冬時節,丹江口市水產業園區一派繁忙。走進武當山水飲料公司智能化車間,全自動生產線高速運轉。“依托水庫天然水源優勢,產品上市即獲好評。”該公司董事長徐鵬介紹,進入第四季度,三大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正沖刺全年10億元產值目標。

一路之隔的北京一輕食品(丹江口)產業園里,HPP柑橘汁生產線同樣忙碌。“原料來自庫區生態果園,當日采摘的柑橘經600MPa超高壓處理,能鎖住97%以上維生素,還保留鮮果清香。”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北京—十堰對口協作標桿項目,該產業園不僅利用丹江口水資源和武當蜜桔、武當山茶等農產品優勢,建成設備先進的飲料生產基地,還解決了當地茶葉銷售難題,輻射帶動十堰竹溪、竹山等地茶產業發展,實現工廠、合作社、茶農多方共贏。
“好水”的底氣,源于不可復制的自然稟賦與嚴苛的生態守護。丹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積1050平方公里,庫容量339億立方米。庫區群山環繞,67%的植被覆蓋率如同天然“過濾器”,讓水體富含鈣、鎂、鉀等天然礦物質。為守護這一庫清水,當地建立“庫長制”“河長制”全覆蓋管理體系,實行最嚴格環境準入制度,嚴禁高污染、高耗能項目入駐;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及其他生態修復工程超百萬畝,推進246公里管網改造、12條支溝整治和52個排污口在線監測。

在丹江口市水質安全保障中心的監管大屏上,清晰顯示著庫區供水、水情、水質等信息。高空衛星、無人機以及260多個環庫岸線高清攝像頭織成“天眼”,把污水偷排、非法垂釣、危化品車輛運輸等“風吹草動”看得清清楚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全市地下排水管網監測點位有100處,對38條入庫河流水質進行在線監測,20個排污口在線監測。
優質水源成為當地營商環境“金字招牌”,吸引農夫山泉、北京一輕、燕京啤酒、華潤怡寶等知名企業扎堆落戶。目前,丹江口已構建起從飲料生產、罐體加工到包裝設計、產品營銷的完整產業鏈,建成十余座現代化生產基地。
數據統計,2024年,丹江口市水飲產品年產量近500萬噸,不僅覆蓋湖北本地市場,更借助南水北調國家戰略影響力遠銷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省份。一瓶瓶清水,既讓消費者嘗到自然的清甜,也傳遞著水源地的生態故事。
丹江口市相關領導表示,該市將繼續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水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級,讓“一庫清水”真正成為帶動地方經濟、惠及百姓民生的“幸福泉”。(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27日 18:20:26
- 2025年10月27日 14:18:39
- 2025年10月27日 10:42:01
- 2025年10月27日 10:24:18
- 2025年10月27日 09:17:04
- 2025年10月25日 17:48:59
- 2025年10月25日 16:06:41
- 2025年10月25日 15:18:33
- 2025年10月25日 14:06:33
- 2025年10月25日 13:55:16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