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廣西平樂瑤鄉:金秋板栗“笑開花” 鼓起栗農“錢袋子”
中新網桂林8月22日電(涂昆)“栗”刻出發,金秋板栗“笑開花”。近日,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大發瑤族鄉板栗喜獲豐收,一個個“小刺球”沉甸甸地掛滿枝頭,在茂密的綠葉間,露出一張張“笑臉”,小小板栗樹成為當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樹”,鼓起了栗農的“錢袋子”。

板栗被譽為新鮮陸地“海膽”。走進大發瑤族鄉的板栗林,一顆顆“海膽”掛滿枝頭,在秋風中“開口”,色澤圓潤,品相美觀,甚是惹人喜愛。
板栗樹下,村民們一邊正手握長竹,不停地圍著樹周圍轉圈,敲打著樹上的板栗,一邊迅速地將地上掉落的板栗撿到袋子里。不一會兒,沉甸甸、滿當當的板栗便裝袋完畢。
“我家種了10多畝板栗,畝產700公斤,按收購價8塊錢一公斤,供不應求。而且每年都有商戶上門求購,都不夠賣。”栗農潘唐寧說道。

大發瑤族鄉地貌多以低山、丘陵為主,溫差較大,氣候條件好。種植的板栗成熟早、抗寒抗病能力強、產量高,且板栗甜、糯、脆口,益脾補胃,很受市場歡迎。每年初秋都會吸引大量客商上門收購,主要銷往廣東、福建、湖南等地。當地還聯合電商,在抖音、淘寶、拼多多等平臺上做直播帶貨,板栗的行情也一年比一年好。
當地栗農介紹,以前板栗收獲的時候都是人工錘,現在村里每家每戶都用上板栗脫殼機,極大地提高了板栗脫殼的效率。據了解,大發瑤族鄉種植板栗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蒼板、印山、四沖、廣運等村。近年來,當地充分利用豐富的山場資源和優質的氣候條件,通過采取板栗良種種植、低產改造、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栽培選優板栗品種,通過“線上宣傳、線下推廣”的模式,幫助板栗種植戶拓寬銷售渠道,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民發展板栗產業,不斷擴大板栗種植面積。

經過多年發展,板栗種植儼然成為大發瑤族鄉的特色產業,讓鄉村致富更有“錢”景。目前,大發瑤族鄉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產量超過6千噸,預計產值可達5000多萬元。(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06:14:03
- 2025年08月27日 06:00:47
- 2025年08月26日 11:40:39
- 2025年08月25日 09:59:11
- 2025年08月25日 08:50:13
- 2025年08月22日 14:34:34
- 2025年08月22日 11:19:01
- 2025年08月22日 10:15:01
- 2025年08月22日 09:27:16
- 2025年08月21日 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