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鐵”到“小鐵”,這檔親子微綜藝何以打動人心?
這個暑假,親子旅游熱度一路攀升,各地知名景區、博物館、主題樂園中,多了不少舉家出游的身影。而在短視頻平臺,一檔名為《小鐵環游記》的親子旅行微綜藝悄然出圈——沒有夸張的劇情設計,沒有刻意制造的親子沖突,它用最真實的記錄、最自然的互動,讓大家找回了曾經追看親子綜藝的溫暖與共鳴。
八月的草原,迎來了六組特別的家庭。他們是快手上的創作者,也是希望與孩子共享時光的平凡父母。暫別都市節奏,他們與孩子一道篝火歡歌、游戲競技、體驗蒙古族傳統宴飲,在互相陪伴中感受成長。
陪伴:全然投入的同行
清晨5:52,天光微亮,蒙安一家已在酒店整裝待發。盡管前一天睡得很晚,但第二天一早,孩子們就主動敲響了父母的房門:“我們去坐熱氣球!”
作為本站《小鐵環游記》的嘉賓,蒙安一家首次來到內蒙古。高空熱氣球,正是他們此行第一項體驗。遠處朝陽漸漸升起,熱氣球“轟”地一聲點燃,緩緩升空,天空愈發湛藍,草原愈發遼闊,更令他們驚喜的是,孩子們眼中不見害怕,只有滿滿的好奇與興奮。
剛接到邀約時,蒙安夫婦正為618直播緊張籌備著,作為快手頭部母嬰博主,暑期與電商節點重合的階段,通常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但想到能和孩子一起出游,兩人的回答十分堅定:去,必須去。
平時,夫妻倆工作繁忙,每天深夜到家孩子早已入睡,次日醒來孩子又已出門上學。而參加《小鐵環游記》,成了一家人難得共享的親子時光,“這個親子活動,讓我們這種工作平時工作比較忙的家長,可以跟孩子有更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媽媽安妮說。
今年8月,@王娜-五娃寶媽、@糯米團團、@多肉(李肉絲兒)、@癲狂的皓子、@若伊、劉大美閨女、@紅溫的布萊恩六組嘉賓家庭在內蒙古絲路夢郡景區陸續匯合,他們體驗熱氣球、篝火晚會、詐馬宴,觀看內蒙古特色文化演出、學習民族歌舞,全方位感受當地特色風土人情。
作為快手打造的首個親子IP,《小鐵環游記》沒有聚焦“雞娃”教育、升學競爭或精英育兒,而是更關注孩子的真實日常,鼓勵他們走進大自然、探索未知世界,展現最本真的成長瞬間,也讓親子在互動中增進感情。
快手親子業務負責人田敏介紹,在IP孵化的幾年過程中,主創對嘉賓的選擇標準也在不斷調整:從一開始傾向邀請全網熱度高的萌娃創作者,逐漸轉向更多邀請快手平臺上的大V“老鐵”家庭。
“我們希望表達的是快手家庭之間的傳承關系,這些大V在平臺上不斷成長,步入人生新階段,成為父母,他們的孩子也深受老鐵們的喜愛和關注。”
從“老鐵”到“小鐵”,變的不僅是稱呼。《小鐵環游記》在展現家庭傳承的同時,也在節目內容上不斷創新。比如,愛唱歌的王若伊、王若箖小姐妹,就是這次的“才藝擔當”。
參加節目不久前,她們剛經歷數輪PK,在全國歌唱比賽中斬獲金、銀獎。作為快手平臺小有名氣的“童星”,若伊、若箖的暑假生活被比賽和藝術培訓班填滿,但王滔劉倩夫婦早就關注過《小鐵環游記》,所以第一時間就答應了邀約:“難得有徹底放松的機會,可以去內蒙古大草原放飛心情,孩子們真得多多走出去。”
“我覺得這次暑假是我最開心的一次。”11歲的若伊笑著說。和很多小朋友一樣,她也最難忘清晨的熱氣球之旅,“剛上去的時候特別害怕,結果從上面往下看特別特別美,想再去一次。”
成長:彼此照亮的旅程
和普通旅行不同,“小鐵環游記”環節豐富多樣,在這里,萌娃們成為草原盛宴的主角,不僅化身“小王爺”“小公主”沉浸式體驗蒙古宮廷禮儀,還參與家庭抓塑料袋大賽、萌娃趣味闖關賽、蒙古呼麥挑戰等活動,家長和孩子們在廣袤草原上盡情玩耍,共享歡樂親子時光。
熱鬧的旅程中,一些變化正在親子互動中悄然發生。
盡管參加過許多歌唱比賽,但第一次與這么多陌生家庭共同游玩,若伊仍有些放不開。有天晚上的篝火晚會接近尾聲時,工作人員突然向她發出邀請:要不要上臺唱一首歌?
于是,就在歌舞表演即將結束、燈光馬上要關閉的一刻,舞臺上響起熱烈的歡呼,“來,有請我們500萬粉絲的快手達人若伊唱一首《大山》!”
在家長和小朋友的鼓勵聲中,若伊勇敢登臺,演唱了自己的拿手曲目,贏得滿堂喝彩。爸爸王滔說,“她一開始還有點拘謹,慢慢地大家加油完之后,氣氛烘托起來了,她也放開了,帶動全場唱、跳,特別開心,現場氣氛特別好!”
在《小鐵環游記》中,家長和孩子每天都要面對大量鏡頭,讓王滔印象深刻的是,有時自己上臺發言都緊張冒汗,兩個孩子卻能在鏡頭前落落大方地表演,毫不怯場,“她們在外面表現都很棒,我感覺特別自豪,孩子們都成長了。”
從家庭環境走向陌生的集體環境,孩子們探索和感受的機會變多,也展現出日常生活以外不同的一面。這份“變化”,也讓很多家長感到驚喜。
連續兩次參與《小鐵環游記》的安妮欣慰地看到,平時在家里看似調皮的孩子們,自覺變成了靠譜的大哥哥,“父母總覺得孩子們在家里很調皮,但在外面,我發現他們也可以撐起大哥哥的身份,懂得照顧其他小朋友,玩游戲輸了也能很快調節情緒。”
《小鐵環游記》沒有刻意設計關于成長的劇本,在這些跨越舒適區的挑戰中,父母與孩子共玩共學、互相信任,成長也在自然而然中悄然進行。
“我們還是希望通過親子旅行的這些活動和項目,倡導大家多多關注親子關系,給小朋友們更多的愛和支持。”快手親子業務負責人田敏說。
回憶:共同珍藏的禮物
自2023年首季推出以來,《小鐵環游記》已走過云南、新疆、河南、四川、黑龍江、內蒙古等多地,節目不只記錄親子互動,更是對各地文旅資源的深入展示。
參與節目的親子家庭曾在西雙版納雨林徒步,在新疆禾木滑雪堆雪人,在鄭州體驗國風運動會,在四川親近大熊貓、參觀三星堆,在哈爾濱趕集買年貨……而本期內蒙古之行,更是讓大家通過特色項目沉浸式感受草原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每一季的拍攝地點均經過精心挑選,涵蓋自然風光、人文風景及非遺元素,力求讓萌娃在不同場景中展現真實立體的一面。很多達人的視頻評論區,常能看到網友留言:“這是哪里?我也想帶孩子去轉轉!”
田敏記得,每當《小鐵環游記》活動結束時,很多家長都會用長文寫下他們在旅行中的收獲和感悟。有的家長欣喜于孩子身上的改變,有的家長則是終于與自己的焦慮和解。整個過程中,大家最為珍視的,是親子共同創造的難忘回憶。
回想起上次在三亞的“海島大沖關”,安妮依然忍不住大笑,在“沙場摸金”挑戰中,全家人齊心協力用金屬探測儀尋找金幣,最后憑借極高的默契在比拼中獲勝,“像是在沙灘上尋寶,孩子們非常非常開心。”
運營賬號這些年,她時不時會翻看以前的作品,孩子們的成長就在眨眼之間,而那些鏡頭記錄下的親子互動時刻,日后就會成為永遠的溫暖回憶。
現在再講起小若伊第一次在母親節唱《我有一個好媽媽》的故事,王滔劉倩夫婦依然感動不已,那時他們第一次發現孩子的演唱天賦,開始在快手記錄她的成長,如今,兩個女兒已在各大歌唱比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不僅收獲了一波鐵粉,人也越來越自信。
從“秀自己”到“秀家人”,短視頻的記錄延展了創作者的表達生命,讓孩子的成長更真實可感,也為親子內容注入了更真實的情感基底。
十年前,《爸爸去哪兒》等親子綜藝爆火,進入短視頻時代,雖然記錄親子關系的載體發生了變化,但觀眾對親子綜藝的需求未變:看可愛萌娃、看美麗風景,觀察和討論新型親子關系,并以此照見自己。
如今,《小鐵環游記》以微綜藝形式將不同家庭的育兒方式、代際碰撞與溫暖互動真實呈現,而其外延仍在不斷擴展,在消費升級背景下,“親子旅行+”有望突破圈層,帶動更多產業發展。
未來,它還將繼續啟程,帶領更多家庭在旅程中共同感受世界。當被問到是否還會參加下一季節目時,幾位父母沒有一秒猶豫,給出了相同的答案:
“會的會的!”
“沒問題,我們隨叫隨到!”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14:03:09
- 2025年08月27日 14:02:47
- 2025年08月27日 09:51:35
- 2025年08月26日 14:17:45
- 2025年08月26日 10:04:51
- 2025年08月26日 10:04:01
- 2025年08月26日 10:02:35
- 2025年08月25日 19:24:33
- 2025年08月25日 18:49:45
- 2025年08月25日 18: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