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新排劇目《屠夫》首演
中新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高凱)急促的鳴笛聲劃破黑暗,一列閃著火光、卷著白煙的蒸汽火車從舞臺深處緩緩駛出,祥和的氣氛瞬間被打破,一個籠罩在二戰陰云下的故事就此拉開序幕。9月6日晚,北京人藝新排反戰劇目《屠夫》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首演。

北京人藝此番新排《屠夫》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參演劇目,該劇通過肉鋪老板伯克勒一家及朋友們的生活與命運,以小見大,將戰爭的殘酷以及對人性的摧殘真實地呈現在舞臺之上。
北京人藝《屠夫》首演于1982年,曾由朱旭、鄭榕、周正等老一輩藝術家搬上舞臺,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而《屠夫》在今天的上演,并非簡單的新瓶裝舊酒。據了解,該劇導演何冰此前找來四套劇本,其中有一套是來自德國曼海姆民族劇院的德文劇本,他驚訝地發現劇本之間居然都存在著差異,甚至劇中格施特納這個角色的性別都不一樣。盡管這是一個男性通用姓,在女性中極為少見,北京人藝之前的演繹版本中,也被處理成男性,但何冰通過對劇情的分析,認為格施特納作為女性更為合適,能讓伯克勒在對抗了黨衛軍之后的劇情更為合理,同時也會讓這個角色的色彩更加豐富。
新版《屠夫》著眼于戰爭對人性的深刻影響,從現代視角重新深挖文本,從文本出發,通過行為找到人物,并通過對人物行為的詮釋,展現出大時代對每個個體思想和生活的深刻影響。“這也是北京人藝舞臺創作的根本方法”,何冰表示。

一批正值“當打之年”的中青年演員齊聚《屠夫》劇組,在繼承北京人藝現實主義表演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多表演上的嘗試。不同于朱旭所演繹的松弛幽默、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伯克勒,金漢緊緊抓住角色的職業身份和性格特點,塑造出一個重義氣、會直白表達對法西斯不滿與憤怒的屠夫形象。金漢表示,“朱旭老師的表演是標桿,他激勵著我更好地去詮釋這個角色。”黃薇飾演的比內爾,則從一個普通家庭婦女的視角出發,憑借對家庭深沉的愛,細膩展現出戰爭滲透生活每個角落的痕跡,從而折射出戰爭本身的荒誕與殘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之前寫實性內景不同,這版《屠夫》的舞臺設計以外景為主,充分利用舞臺空間,將每個角落都轉化為表演區域,通過豐富的舞臺語匯,巧妙地將伯克勒家中、肉鋪與其它場景融為一體。

舞臺上最亮眼的裝置,是一列車頭后連接著兩節車廂的老式蒸汽火車。舞美設計結合曹禺劇場獨特的“品”字形舞臺結構,充分利用縱向空間,讓火車隨著劇情推進在臺上行進、旋轉。龐大而森冷的火車無論從舞臺一側還是后方緩緩駛來,都帶來強烈的壓迫感,恰如那個年代戰爭所帶來的動蕩不安在人們心中投下的深深恐懼。何冰介紹,火車這一意象承載著多重寓意:它在帶來視覺與心理沖擊的同時,也蘊含著溫暖的希望——“它也可以帶我們去遠方”;此外,火車也暗喻時光的流逝,與劇情的時間跨度遙相呼應。
據悉,該劇本輪演出將持續至9月17日。(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14日 12:06:16
- 2025年09月14日 10:26:04
- 2025年09月14日 09:29:53
- 2025年09月14日 08:44:55
- 2025年09月14日 08:44:07
- 2025年09月13日 14:55:18
- 2025年09月13日 13:49:18
- 2025年09月13日 13:12:58
- 2025年09月12日 16:06:37
- 2025年09月12日 13:07: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