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走進中國鄉村)從“曬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煥新機

分享到:
分享到:

(走進中國鄉村)從“曬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煥新機

2025年09月14日 12: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合肥9月14日電 題:從“曬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煥新機

  中新社記者 儲瑋瑋

  隨著稻田漸黃,皖南多地鄉村迎來傳統“曬秋”時節。在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塔川村,“85后”返鄉創業青年孫敏正在一家融合文創開發、非遺體驗、書店咖啡于一體的美學空間里“售賣秋天”。

9月11日,安徽塔川村,孫敏創辦的一家美學空間。 中新社記者 儲瑋瑋 攝

  把板栗融入咖啡、將烏桕子做成裝飾品、把秋景刻進徽州木雕……孫敏讓原本普通的物品變成了游客爭相購買的特色商品。“既能賞秋景,又能把秋天帶回家,這樣的旅行很有記憶點。”游客胡丹說。

  塔川村素有“中國畫里鄉村”的美譽,村口及周圍多植烏桕樹,每到秋季,滿山樹葉色彩斑斕。粉墻黛瓦的民居掩映其中,吸引眾多游客。

  孫敏認為,塔川因秋色聞名,但旅游不應僅限一季。在他這里,春天可采茶制有機茶葉,夏天有魚燈裝點的綠野打卡點,冬天能釀米酒。“自今年2月試營業至今,平均月營業額近15萬元(人民幣,下同),證明非秋季同樣有市場。”他說。

9月11日,安徽塔川村,“90后”民宿店長徐長英在介紹用落葉標本做成的裝飾墻。 中新社記者 儲瑋瑋 攝

  和孫敏一樣想法的還有“90后”民宿店長徐長英。楓葉耳飾、樹葉狀的器皿、各種落葉標本做成的裝飾墻……庭院里,她打理著一間“秋日集合地”。

  “游客來塔川都愛拍秋景,要是能把照片和樹葉結合起來就好了。”徐長英說,她通過收集烏桕葉、銀杏葉,經過壓制、干燥處理后,刻上游客人像,配上木質相框,制成獨特的紀念品。此外,她還為親子游客設計了“書簽體驗課”,讓孩子們親手挑選樹葉、系上彩繩,把塔川的秋色收進書包。

  近年來,當地陸續推出“秋色+”文旅項目:攝影、寫生活動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和愛好者參與;農事體驗區開放割稻比賽、創意曬秋等互動項目,游客可親手制作稻穗工藝品;打造的稻田小劇場,通過舉辦音樂節、藝術展等各類活動,成為吸引年輕人的重要窗口。

2024年11月11日,初冬時節,黃山市黟縣塔川村景色斑斕。(資料圖 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據塔川村黨支部副書記汪麗霞介紹,為吸引更多游客,塔川村還種植油菜、荷花、向日葵等景觀作物及梅花、八角槭等觀賞植物,強化烏桕、楓香景觀效果,將田園風光打造成四季畫卷。該村成了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文化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優美的風景,吸引了奧地利人阿明(Armin)與妻子黃瓊來此安家,他們將百年徽宅打造成跨文化民宿。“每逢節假日,住宿基本一房難求。”黃瓊說。

  “隨著塔川名氣的不斷提升,以民宿客棧為主導的旅游服務產業悄然興起。”汪麗霞說,目前該村412戶居民中,有70余戶經營民宿、農家樂,從業人員發展到300余人,民宿年經營性收入超3000萬元。2024年,游客接待總量達38萬人次。

  “我們像一個種子被埋在塔川的土壤里,只要遇到適宜的土壤與天光,自會破土而生,向上生長。”孫敏說,父母那代只能外出務工,如今自己的孩子有父母陪伴,老人有子女在身邊,這是最寶貴的財富。(完)

【編輯:王琴】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