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漢堡重溫約翰·拉貝記憶
(抗戰勝利80周年)在德國漢堡重溫約翰·拉貝記憶
中新社漢堡8月16日電 題:在德國漢堡重溫約翰·拉貝記憶
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駐漢堡總領館8月15日與南京大學“拉貝日記與和平城市”團隊、德中交流協會,在約翰·拉貝的故鄉漢堡共同舉辦《我的鄰居——約翰·拉貝》展覽。展覽通過圖文、檔案、視頻及多媒體互動,將歷史記憶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立體呈現了拉貝在中國的生命軌跡與人道行動。
德國觀眾托馬斯·凱福在參觀完展覽后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這場展覽內容豐富,將諸多往事生動呈現。“我早已知曉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如今,中國和德國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法西斯主義的親歷者正在逐漸離世。我們必須梳理這段歷史,并運用新媒體,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它。”

約翰·拉貝1882年生于德國漢堡,曾任德國西門子公司駐華代表。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1月日軍攻打國民政府首都南京。面對侵略暴行,由拉貝擔任主席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設法保護了約25萬人的生命。20世紀90年代,《拉貝日記》公諸于世,成為研究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史料。
“拉貝故居緊鄰南京大學,因此我們將他視為‘鄰居’。”南京大學德語系主任、“拉貝日記與和平城市”團隊指導老師陳民介紹,展覽意在以“遠親不如近鄰”為理念,強調盡管中德相隔萬里,也應如鄰里般友好相待。
約翰·拉貝的曾外孫克里斯托夫·賴因哈特出席了展覽開幕式。他向記者講述,拉貝在華期間與許多中國人結緣,始終對他們抱有積極評價。例如1919年暫別中國后,拉貝一家數年后重返北京時,發現居住的房屋與財產沒有損失,皆因當地民眾幫忙看護,“他曾說自己想回報這份善意”。
展覽第十單元專門聚焦《拉貝日記》的重新面世。賴因哈特表示,這部日記對世界記憶意義重大。作為德國公民,拉貝的記錄是構建完整歷史圖景的重要拼圖。
“唯有如此,人們才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避免戰爭重演。”他指出,當年在南京,一群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背景的人攜手為25萬人點燃生存希望,這一事跡值得當今借鑒。
德中友好協會聯合會主席卜布博士表示,人們賦予約翰·拉貝諸多頭銜,而他最喜歡“活菩薩”這一稱呼。因為他身處邪惡世界,卻能摒棄利己主義與權力政治,成為改善世界、傳遞人性溫暖的助人者。

展覽現場,南京大學“拉貝日記與和平城市”團隊整理出版的《對話拉貝》口述史讀本及《約翰·拉貝》原創繪本吸引了中德觀眾駐足翻閱;拉貝故居3D打印模型、明信片、以及文創產品,也引來不少觀眾關注。
陳民介紹,該展覽后續還將陸續在德國不來梅、迪特福特及中國南京等地展出。“我們不追求宏大預期,只希望讓更多人接觸、了解這段歷史,建立記憶與思考,進而促進中德友誼、傳遞和平愿景。”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拉貝先生的故事提醒我們,每一段正義的記憶都不容忘卻,每一份和平的承諾都值得堅守。”中國駐漢堡總領事叢武當日在致辭中表示,愿中德人民以共同紀念為起點,守護歷史記憶,匯聚正義力量,深化交流合作,傳承和平薪火。(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16:32:30
- 2025年08月27日 15:50:36
- 2025年08月27日 15:38:17
- 2025年08月27日 14:39:15
- 2025年08月27日 13:42:50
- 2025年08月27日 10:02:24
- 2025年08月27日 10:01:04
- 2025年08月26日 13:45:27
- 2025年08月26日 11:06:49
- 2025年08月26日 1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