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聚焦:九三閱兵彰顯中國實力,傳遞和平強音
中新網9月8日電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9月3日在北京舉行。國際媒體持續高度關注并普遍認為,九三閱兵展示了中國軍事建設取得的顯著進步,在全球局勢依然緊張的情況下,中方發出了強烈的和平與國際合作的信號。

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衛報》等多家媒體紛紛發布圖集,定格中國九三閱兵“超燃”時刻。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此次閱兵展示了軍事協調與力量,超過1萬名官兵和數百臺(套)地面裝備參加了沿北京長安街舉行的盛大閱兵式。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中國此次閱兵展示了從“具備全球打擊能力”的戰略核力量,到超高音速“航母殺手”,再到人工智能驅動的隱形無人機、無人潛航器等最新型武器裝備。
報道關注到,中國閱兵展示的不只是武器裝備,更是能迅速生產先進多元化武器的強大實力。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在以“中國軍隊正在領先”為標題的文章中稱,如今,中國是機器人、電動汽車、太陽能、無人機、高鐵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新者和科技領導者。而九三閱兵足以證明,現在必須將軍事技術也列入其中。
文章稱,九三閱兵不僅展示了中國當代國防實力,也讓人們得以一窺其未來。
美聯社稱,中國此次閱兵,是“二戰中飽受摧殘的國家展現力量的時刻”。報道指出,在中國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92歲抗戰老兵楊化烽講述了自己參加抗日戰爭的經歷和對國家發展的深切感受。這位抗戰老兵稱,“看看咱們國家的飛機……無人敢輕易挑釁它們。”
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稱,中國在北京舉行盛大閱兵式,不僅向世界展示了國防力量,也凸顯了其日益增強的外交影響力。
印度媒體《特倫甘納邦日報》表示,此次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盡管全球局勢依然緊張,但中方發出了強烈的和平與國際合作的信號。
報道回顧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戰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中國軍民傷亡人數超3500萬,約占二戰傷亡總人數三分之一。
俄羅斯《國家防務》雜志總編輯伊戈爾·科羅琴科在接受俄衛星通訊社的采訪時表示,這次閱兵表明,中國是一流的軍事強國,擁有高度發達的國防工業體系。
在另一篇報道中,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專家的話稱,九三閱兵是中國軍事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和平宣言。
專家指出,此次閱兵彰顯的是中國維護國家主權與世界和平的能力與決心。在當今世界變亂交織、單邊主義和霸權行徑抬頭的背景下,這一紀念活動向國際社會傳遞了維護戰后國際秩序、捍衛多邊主義的強烈信號。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指出,中國通過此次閱兵,同時展示國防力量,喚醒歷史記憶,要點不在于驚艷世界,而在于向世界清晰表達:在歷史與現實的兩條軸線上,既不回避力量,也不放棄對話。

相關新聞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08日 16:06:55
- 2025年09月08日 14:56:58
- 2025年09月07日 20:35:28
- 2025年09月07日 17:37:15
- 2025年09月07日 16:15:18
- 2025年09月05日 11:21:07
- 2025年09月05日 11:00:40
- 2025年09月05日 09:52:55
- 2025年09月04日 20:21:04
- 2025年09月04日 16: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