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境小村到旅游勝地 這里是“西藏桃花第一村”
在西藏4000多公里的國境線上,星羅棋布的邊境村是祖國邊疆的堅實守護者。隨著固邊興邊富民行動在雪域高原深入推進,這里村村通路、戶戶聯網,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提升,特色產業蓬勃興起,正繪就一幅邊防鞏固、邊境安寧、邊民幸福的新時代畫卷。
西藏山南隆子縣珞瓦新村地處邊境一線,這里群山環抱,翠綠的山巒如同天然屏障。當記者來到村里的時候,村民次仁卓瑪正在教她的鄰居們手工編制毛毯。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珞瓦新村村民 次仁卓瑪:今年以來,我們已經賣出了50多條毛毯,100多個靠枕,其中一半是通過網絡直播賣出的。
在珞瓦新村,村民手工編織的竹器、毛毯等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的銷售方式遠銷各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如今的西藏沿邊地區,富民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崗巴黑山羊、噶爾蔬菜、亞東鮭魚等農副產品,成為邊境群眾打開增收致富大門的“金鑰匙”。
在被譽為“西藏桃花第一村”的林芝嘎拉村,每年春季,桃花滿山,吸引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前來打卡。這個常住人口只有149人的小村莊,年接待游客量11萬多人次。僅今年桃花節期間,全村的旅游收入就達370萬余元。
嘎拉村曾經是個貧窮且閉塞的小村莊,伐木、放牧、種青稞是村民維持生計的主要手段,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變化發生在2015年,對口支援的廣東援藏隊改變村里對文旅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讓村民在生態建設中吃上了生態飯、走上了致富路。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村民 達瓦堅參: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國家的政策那么好。教育上面,孩子從幼兒園開始都是“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用品)政策,看病90%可以刷醫保。
邊境興則邊民富,邊民富則邊防固。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西藏大力實施邊境地區小康村建設,主電網延伸到全部邊境鄉(鎮),村村通郵,移動通信網絡全覆蓋,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得到保障,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玉麥村黨支部書記 巴桑次仁:群眾的住房、醫療設備、學校設備都比較齊全,特別是遠程教育比較發達,網絡5G全覆蓋,現在我們的群眾更愿意留在這兒,守好這片土地。

- 專題: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7日 15:49:43
- 2025年08月27日 12:19:22
- 2025年08月27日 00:28:34
- 2025年08月26日 17:19:32
- 2025年08月26日 11:17:41
- 2025年08月26日 11:00:53
- 2025年08月26日 07:31:55
- 2025年08月26日 05:22:43
- 2025年08月25日 20:00:28
- 2025年08月25日 18: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