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國可恥,救國光榮” 他在劉老莊用生命兌現誓言
曾在日記本上寫下“賣國可恥,救國光榮”的誓言,他用生命來兌現誓言;曾在信中說“凱然而歸”,卻永遠留在了劉老莊。這樣的人民子弟兵,打不散,壓不垮,更打不敗。
這一封令人感動的信,短短五百多字,問了11個問題,問上次的信收到了嗎?爸媽的身體好嗎?家里的收成怎么樣?說兩句話就一個問題,再說兩句話又一個問題,而且前面已經問過奶奶的身體情況了,到信的最后又問了一遍。看得出來,寫信的人太想家了,太想知道家里的情況了,但思念只能靠這薄薄的一張紙。
寫信的人,叫李云鵬,是新四軍一個連的指導員,當時22歲。二十來歲,離鄉在外,無論是念書還是做工,都會很想家。李云鵬,在戰場上打鬼子,今天不知道明天的生死,那份牽腸掛肚,又沉了幾分。
這封信里還有兩個地方,看了讓人心頭一緊。一個是這個破折號,他想說自己在打鬼子,但話到筆尖,頓住了,怕信萬一落到敵人手里,連累了家人,也暴露了隊伍的行蹤,于是把話咽回去,畫了道杠。
另一個,他說自己改了名字:以前叫亞光,現在叫云鵬。云里的大鵬,展翅高飛,壯志凌云。妹妹李愛云后來回憶說,哥哥從小就立志把侵略者趕出中國,曾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下“賣國可恥,救國光榮”的誓言。
這誓言,他用命來兌現。1943年春,日軍掃蕩蘇北,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在淮陰劉老莊,李云鵬和他連里的戰友,一共82人,頂了上去,面對數十倍的敵人,子彈打光了,刺刀拼彎了,牙齒成了最后的武器。最終82人全部犧牲。
李云鵬之前在信里憧憬,“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聚……”然而這一仗打完,他卻再也回不去了。他父親后來給家里的孩子都改了名,都有了“云”字。部隊也重新組建了這支連隊,并有了一個光榮的稱號,“劉老莊連”。李云鵬的父親李夢祥還跟連隊戰士們照了一張合影,他坐在穿軍裝的年輕人中間,就像在自己的孩子們中間。
我們常說人民軍隊、人民子弟兵,什么意思?看看這封信、這張照片就明白了:當兵的,就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他們豁出命去守護的,正是生養他們的這片土地和父老鄉親。這樣的軍隊,打不散,壓不垮,更打不敗。(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28日 17:45:16
- 2025年08月28日 16:19:33
- 2025年08月28日 15:55:51
- 2025年08月28日 13:53:01
- 2025年08月28日 11:54:32
- 2025年08月28日 07:55:50
- 2025年08月28日 07:33:27
- 2025年08月27日 15:49:43
- 2025年08月27日 12:19:22
- 2025年08月27日 00: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