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chinese老女人老熟妇hd-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打擊范圍覆蓋全球!這些閱兵解說詞,提氣!

分享到:
分享到:

打擊范圍覆蓋全球!這些閱兵解說詞,提氣!

2025年09月03日 14:25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打擊范圍覆蓋全球

殲-20S的入列將重塑規則,徹底改變未來戰場

兩棲輪式裝甲突擊車、步兵戰車、自行榴彈炮是搶灘登陸打頭陣、奪點控要當先鋒的骨干裝備

......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這次閱兵,共有45個方(梯)隊受閱。這些閱兵解說詞,提氣!

  百戰沙場,攻無不克

  陸軍方隊步履鏗鏘走來。陸軍是黨最早建立和領導的武裝力量,英勇殺敵寇,浴血筑長城,歷經戰火洗禮,建立不朽功勛。新時代的人民陸軍正加快向全域作戰型轉變。

  

  縱橫萬里海疆,建功遠海大洋

  海軍方隊接受檢閱。人民海軍劈波斬浪,挺進深藍,向海圖強,全面提高海上威懾和實戰能力,堅定維護海洋和平安寧,以嶄新姿態加速向世界一流海軍邁進。

  

  胸懷凌云壯志,搏擊萬里長空

  空軍方隊接受檢閱。建設強大人民空軍是黨和人民的不懈追求。在戰爭年代孕育起航,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發展壯大,人民空軍向著空天一體、攻防兼備高飛奮進。

  

  核常兼備,全域懾戰 火箭軍方隊接受檢閱。火箭軍是我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砥礪大國長劍,撐起民族脊梁。

  

  召必回,戰必勝

  預備役部隊方隊接受檢閱。新型預備役力量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姓軍為戰、常備不懈,與現役部隊一體建設運用,共同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

  

  陸上猛虎,海上蛟龍

  兩棲輪式裝甲突擊車、步兵戰車、自行榴彈炮泛水突擊、機動靈活,是搶灘登陸打頭陣、奪點控要當先鋒的骨干裝備。

  

  神兵天降,所向披靡

  多型空降裝備,能夠遠程空中投送、重裝機動支援,是我軍快速反應、縱深打擊的空降利刃。

  

  海天盾牌,御敵鎧甲

  4型受閱裝備構成遠近銜接、立體對空防御體系,其中艦載激光武器具有精準毀傷、持續打擊的突出優勢,成為打造海戰攻防新規則的“光之利刃”。

  

  鷹擊出鞘,叱咤海空

  反艦導彈方隊,由鷹擊-15導彈和鷹擊-19、鷹擊-17、鷹擊-20高超聲速導彈編成,可部署在艦載機、水面艦艇、潛艇等多種平臺,射程遠、速度快、毀傷強,是打擊海上之敵的尖兵利器。

  

  

  奇襲制敵的“鎮海神兵”

  潛匿大洋,出奇制勝。輕型魚雷、助飛魚雷、重型魚雷可打擊水面艦艇、摧毀水下目標,新型特種水雷能夠自主識別、自主攻擊,是扼守要沖、奇襲制敵的“鎮海神兵”。

  守望國家空天安全的“千里眼” 洞悉戰場風云,搶占制勝先機。受閱的4型裝備都是國產新一代高機動雷達,遠近銜接、協同組網,能夠探測隱身飛機、彈道導彈等目標,是守望國家空天安全的“千里眼”。

  海上作戰的奇兵利器

  自主巡弋,出擊深藍。受閱的新型無人潛航器、無人艇、無人布雷系統,具備隱蔽布放封鎖、自主探測識別、集群組網攻擊等作戰能力,是海上作戰的奇兵利器。

  

  武器裝備的“鐵甲醫院”

  搶救搶修,分秒必爭。受閱的輕型搶修車、輪式裝備搶救搶修車、拆裝修理車、機電檢測維修車,是武器裝備的“鐵甲醫院”。

  

  國之重器,壓艙基石

  戰略“王牌”

  國之重器,壓艙基石。受閱的“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61”陸基洲際導彈,“東風-31”新型陸基洲際導彈,首次集中展示我軍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是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尊嚴的戰略“王牌”。

  

  “點穴”利器

  長纓在手,敢縛蒼龍。巡航導彈方隊采取海軍、空軍、火箭軍聯合編組模式,受閱的長劍-20A、鷹擊-18C、長劍-1000導彈,是實施遠程精確打擊、多域懾戰制勝的“點穴”利器。

  

  打擊范圍覆蓋全球

  東風浩蕩,威震寰宇。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打擊范圍覆蓋全球,全時戒備、有效威懾,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殲-20S飛機,徹底改變未來戰場

  殲-20S飛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隱身多用途戰斗機,具有串列雙座座艙。殲-20S飛行員表示,殲-20S的入列將重塑規則,徹底改變未來戰場。

  殲-20A飛機是殲-20飛機的“升級版”,是未來空中作戰行動的尖刀力量。殲-16D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電子戰飛機。

  航母佩劍,刀尖舞者

  艦載機梯隊飛臨天安門上空。殲-15DH、殲-15DT、殲-35和殲-15T編成兩個楔隊接受檢閱。從滑躍起飛到彈射出擊,從單一機型到多機協同,中國艦載機跨越發展、搏擊海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吳蓓蓓

  審校:魏園

  責編:宋方燦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編輯:張令旗】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