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外部環境變化 兩岸學者吁保持發展定力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陳建新)兩岸多位學者在23日舉行的一場涉臺學術研討會上表示,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大陸仍需繼續充實自身實力,保持戰略定力,營造對兩岸和平穩定更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由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的“兩岸關系新形勢”學術研討會暨清華兩岸論壇在北京舉行。逾百位專家學者圍繞兩岸關系外部環境新動向、兩岸政經關系新趨勢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朱衛東表示,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上臺后,頑固堅持“臺獨”路線,勾結外部干涉勢力,蓄意挑起兩岸對抗,致使臺海不確定不穩定性增多,但祖國大陸始終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大陸反分裂反干涉的意志決心更堅、實力底氣更足、能力手段更強。
朱衛東說,剛剛閉幕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對中國式現代化作了最新謀劃。面對當前復雜的臺海局勢,兩岸應以兩岸同胞福祉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重,努力匯聚智慧和力量,助力實現民族復興。
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從“百年變局”視角,分析了兩岸關系發展前景。在他看來,美國作為變局中的一個因素,不會放棄打“臺灣牌”。要求臺灣增加防務預算、“美國在臺協會”宣稱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等即是其意圖的體現。
不過,趙注意到,島內民意出現變化,“倚美論”逐漸向“疑美論”轉變,美國智庫的涉臺研究亦有所印證。從大陸來看,盡管兩岸關系受到“百年變局”影響,但中共對臺政策清晰,仍將保持戰略定力。
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鐘厚濤分析了日本對臺政策新態勢。在他看來,日本將美國近年來在亞太地區的適度收縮(如削減駐日美軍數量等)視為戰略契機,試圖借此推進戰略自主,凸顯日本在亞太地區的關鍵角色,加之島內“疑美論”氛圍上升、民進黨當局向日本靠攏等背景,日本方面認為自身已迎來可操弄“臺灣牌”的“戰略機遇期”。
他指出,日本的對臺政策此前往往是“美規日隨”,但近年來試圖跳脫“美主日從”的權力結構,在臺灣問題上逐漸由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如,公然叫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企圖拉美國下水,妄圖從“輔美遏華”走向“推美遏華”。日本在對臺政策上呈現出的戰略冒進態勢,值得高度警惕。(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25日 19:28:35
- 2025年10月25日 19:12:08
- 2025年10月25日 18:44:16
- 2025年10月25日 13:56:26
- 2025年10月25日 12:58:48
- 2025年10月25日 09:46:22
- 2025年10月25日 09:25:35
- 2025年10月25日 09:08:30
- 2025年10月25日 06:14:45
- 2025年10月24日 15:08:5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